跟他一樣接到任務的撰稿人有幾十上百個,每個人都想通過自己手裡的筆和鍵盤,去賺到那筆不菲的獎金。
但是,在威爾遜看來,他們所使用的手段都太過低級了。
一開始就站在對立的角度上,高高在上地去指責、去批判,怎麼能達到所謂的“引導”的結果呢?真正有用的策略,永遠是從內部攻破啊!所以,自己要做的第一步,就應該是怎麼把自己偽裝成“自己人”。
威爾遜想了很多種不同的策略,逐步篩選、挑選下來之後,最終確定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
中立。
並且,沿著這個關鍵詞繼續向前,他還提取出了目前華夏輿論中占據大量權重的一個議程:反思。
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他這一篇“站在中立角度上進行反思”的深刻文章。
顯而易見,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不僅是對普通民眾而言,甚至對那些本來就具有一定知識素養、本來就有自己的判斷力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文章也如同一枚重磅炸彈。
不管你腦子有多清醒、不管你知識有多豐富,隻要在意識上存在裂紋,就一定能把你炸開!
威爾遜一條一條地刷著那些回複,從最開始下意識地反對、否認,發展到現在,已經開始有人在長篇大論地討論了。
而這樣的討論的結果無論如何,都是對自己有利的。
誠然,有一些水平極高的學者毫不客氣地指出自己斷章取義、掩蓋事實,但他們的理論都過於複雜,表達方式也不接地氣,根本沒辦法獲得足夠的認同。
網民能看得懂專業的知識嗎?
也許有些能看懂,可99的人,都不會願意去看。
本來就是上網來消遣娛樂的,誰願意聽伱在那裡沒完沒了的科普?
我們要的隻是刺激的新東西,隻是能顯示我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新理論!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有辟謠的帖子,也很快會被淹沒,對自己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威爾遜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隱約感覺到,這一次,自己的計劃應該是已經成功了。
無懈可擊!
大勢一旦形成,任憑你們華夏相關部門的人反應再快、投入的資源再多,又有什麼用呢?互聯網是講先後的,隻要先入為主的信息繭房形成,再想要打破,就幾乎成為奢望了。
他站起身,關閉了電腦屏幕,隨後思索了片刻,又重新打開了電腦。
火候還不到。
官方不可能對自己的帖子毫無反應,那麼,如果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那下一步,他們會做什麼呢?
無非是刪帖、禁言、水軍。
最極端的情況,也許,他們會直接上門逮捕自己。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自己應該要提前做好準備。
威爾遜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感覺,自己所麵對的,是一個毫無戰鬥力的對手。
這一次,隻要事情按照自己預定的方向發展,那麼,勝利的人就一定是自己。
哪怕真的被逮捕入獄,又能怎麼樣呢?
反應越激烈,就越顯得他們心虛。
自己的名字,將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傳遍這個世界威爾遜的手指飛快地敲動鍵盤,短短兩個小時之後,四篇截然不同的文章誕生。
《理性討論被強製刪帖?愚民政策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水軍充斥自由言論市場,民眾到底還有沒有屬於自己的信息權?》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禁言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嗎?》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我報一名記者無辜被捕,在此向華夏方麵提出嚴正抗議!》
他將四篇文章通讀一遍,連自己都被其中所蘊含的不甘、憤怒、卻有無可奈何的情緒所感染。
隨後,他撥通了主編的電話,打算向他告知自己的準備。
電話接通之後,他開口說道:“格裡菲斯先生,我剛剛已經寫完了四篇文章,稍後會發送到你的郵箱。”
“具體的情況,之前已經在電話裡跟你說明過了。”
“如果有任何意外發生,請你按照文章批示裡標注的方案,在公眾平台發表文章。”
“對,我現在對自己的安全狀況很擔憂。”
“不,不用,我不能離開。”
“我必須要等他們來找我。”
“放心,他們不可能把事情做絕的,最多會受一些苦罷了。”
“對,麻煩幫我向大使館報備,讓他們做好營救準備。”
“相信我,這一次,我們勝券在握”
掛斷了電話,威爾遜收拾好東西,走出了bbc辦公大樓。
此時,尚海的天空一片晴朗,這讓他的心情也越發舒暢起來。
也許,要不了多久的時間,這片天空就會被陰霾所籠罩,而這個國家的輿論,也會從此刻開始,逐漸被自己所代表的、更強大的力量掌握。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才能真正地大展拳腳。
想到這裡,他突然想要給自己拍一張照片。
也許,之後可以用在那篇準備好的報道上。
於是,他站在街頭,調轉相機,按下了快門。
相機的顯示屏上出現了他剛剛拍下的照片。
壓抑的色彩,銳利的線條,透露著瘋狂和荒誕的紅色以及,照片正中間的,自己那張嚴肅而睿智的臉。
強烈的對比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故事性,他甚至覺得,照片上的自己不是一個記者,而是深入敵營的孤膽英雄。
威爾遜收起了相機。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這張照片,就會迅速流傳開來了(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