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刺殺趙振士怎麼都不敢相信,自己花費了二十年仍未突破的抗疲勞技術,居然就這麼解決了。
他甚至一度懷疑郭琦是在擺他,可當那一套完整的技術文檔擺在他麵前時,他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的頂峰,的確是屬於天才的。
那樣成熟的工藝、完整且精確的材料配比、以及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甚至包括設備的來源,都寫得清清楚楚當然,這裡的清楚不等於“詳細”。
他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份文檔確實是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趕出來的。
其中有許多非關鍵步驟都是一筆帶過,寫出這份文檔的人甚至連簡單描述都不願意,而是像大學生答題一樣,寫了“如是易得”幾個字。
這讓趙振士更加驚訝,他手指微微顫抖地捧著文檔,轉頭看向郭琦問道:“老郭,你實話跟我說,這玩意兒到底是誰寫出來的?”
“我能看出來,文檔寫得的確很倉促,但這底蘊.真的,舉世無雙,在這都不是誇張句,是陳述句了。”
“不過就是這人寫的技術文檔跟大學生答題似的,形式組織上不像太成熟的學者——這又是怎麼回事?”
聽到他的話,郭琦啞然失笑。
可不是大學生答題嗎?陳念今年都還沒畢業呢!
至於說形式上的不成熟,也並不難理解。
畢竟,從始到終,他都沒有正兒八經地寫過哪怕任何一篇論文,所有的技術文檔都是用最簡單、最直白的方式輸出的。
它有可能是被寫在a4紙上,有可能是寫在郵件裡,也有可能是隨口說出的幾句話。
甚至郭琦還聽說,那個玉井01人工智能項目,最關鍵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就是在食堂的餐桌上,用菜湯畫成的你能說他敷衍嗎?人那是不拘小節!想到這裡,郭琦笑著回答道:“是什麼人、什麼組織輸出的,這一點我不能告訴你。”
“但我可以告訴伱的是,形式對他、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
“你就說這玩意兒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吧!”
“能,太能了!”
趙振士趕緊回答道。
“我就那麼一問,不是要挑毛病——這不也是好奇嘛。”
“對了,我不能在你這耽擱了,我得趕緊去找410那邊聊聊。”
“有了這份技術,兩周內搞定新鋼材根本不是問題——這下不用擔心趕不上進度了”
趙振士的神情肉眼可見的輕鬆起來,郭琦看在眼裡,也是不由得心生感慨。
想當初,自己卡在二矽化鉬材料的難關上時,也曾經像趙振士一樣迷茫、憤怒。
而在陳念向自己伸出援手之後,自己也是一樣地震驚和興奮。
應該怎麼去形容那種感受呢?
就好像是自己陷在了無可自拔的沼澤裡,幾乎要喪失所有信心,任憑身體沉淪下去時,突然有一道光照了進來。
這道光代表的是希望。
不過,它又不僅僅是希望。
在看到光的時候,自己還以為光裡會伸出手來拉自己一把。
但沒想到,那光是挖掘機的燈光。
開挖掘機的人,直接把沼澤給填平了。
然後他轉頭還丟下一句話:
“好好走路,以後鋪路就交給我了。”
——這也確實是陳念在做的事情。
似乎在任何時候,隻要遇到跨不過去的難關,他都會說一句“交給我吧”。
這種氣魄,哪怕自己已經年過半百了,卻仍然覺得悠然神往郭琦搖了搖頭,重新看向了自己的電腦屏幕。
屏幕上是他進行到一半的項目文檔。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收回思緒,轉而投入到項目工作中。
陳念已經承擔得足夠多了,而自己,也應該老驥伏櫪與此同時,603所整裝車間裡。
劉雪健滿臉驚訝地看著麵前的陳念,難以置信地問道:“啥?你是說,起落架疲勞的問題解決了?還是從材料方麵解決的?”
“我才剛給上級打了報告啊,這才多久.一頓飯的功夫就解決了?”
“是打算對外采購嗎?”
“這樣不行的啊,陳工。”
“雖然我能看出來你背景很強,但有些問題,我們是寧可慢不願快的。”
“核心裝備的問題靠采購解決,以後會留下很多尾巴,甚至有可能就此被人卡了脖子的”
聽到他的話,陳念不由得感到一陣欣慰。
的確,像h20這樣的國之重器,隻要有可能的話,是絕對不能讓外資控製住關鍵部件的供給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做大絲束碳纖維的時候,己方會選擇難度更大、成本更高的設備引進方案,甚至不惜用高鐵為餌,給島國做了一個大局。
而劉雪健作為一個可以說是“基層”的工程師,在麵對這樣的問題是,能在自己這個“二代”麵前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足以說明,自力更生的概念,已經在研究人員中逐漸紮根了。
想到這裡,他開口回答道:
“放心吧,不是靠采購解決的。”
“據說是上級部門出了一套技術方案,能在短期內快速出效果。”
“估計也是早就有了技術積累,趁著這次的契機加一把勁,一口氣做上來了吧.”
陳念一本正經地說著瞎話,就好像這一切真的跟他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似的。
“這樣.總感覺有點太誇張了。”
“抗疲勞技術體係的難度可不小,涉及到很多環節的。”
“我們之前討論的方案,其實大多也是集中在組裝工藝、維修工藝優化上。”
“現在居然直接上了材料.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劉雪健一連說了好幾個形容詞。
他怎麼也不可能想得到,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現在就站在自己麵前。
陳念微微一笑,開口道:
“其實我倒是沒覺得有多不可思議的。”
“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
“積累得多了,短時間形成突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那倒也是這個道理。”
劉雪健鄭重地點了點頭。
“那既然這樣,我們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明天發動機就到了,這最後一步走完,我們的h20,就能正式飛起來了。”
“你們估計還需要多久?”
陳念好奇地問道。
“一個月吧——最多一個半月。”
“陳工,你可彆急著走啊,一定要來看首飛!”
“當然!”
陳念毫不猶豫地回答。
而他的眼神裡,也有了一絲向往海的另一邊,五月會辦公室裡。
休斯頓的麵容一天比一天蒼老,甚至連頭上也已經冒出了幾根白發。
對於一直注重健康和保養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