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下水局勢進一步惡化,上級也開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然而,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這種形式下,已經不適用民間渠道了。
055是最佳選擇,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來不來得及,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於是,在055“試航”計劃的基礎上,備選方案也已經啟動。
052c開始動身……
幾周之後,大連造船廠內。
陳念最後一次翻閱檢查記錄,確定一切正常之後,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合上了手裡厚厚的手冊。
在他的對麵,陳果饒有興致地觀察著他的表情,開口問道:“怎麼樣,全部就緒了?”
陳念微微點頭,回答道:
“應該說,其實下水之前的準備工作早就就緒了。”
“我們前一個月做的,大部分是提前到下水之前的舾裝工作。”
“這些事情就算不做完,也並不會影響航母下水。”
“之所以要檢查、要做得那麼完備,主要還是為了讓這艘航母從下水道服役的時間縮短一些。”
“畢竟,現在的外部環境雖然看著平靜,但實際上是暗潮湧動。”
“我們真的太需要一艘航母了,並且,這艘航母還不能出任何問題。”
“它一誕生,就必須發揮最強的戰鬥力。”
“否則,局勢一旦失穩,我們受到的反噬,將會是難以想象的”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讚同地點了點頭。
相比於專心搞技術的陳念來說,在這段時間,他對大局的關注要多得多。
所以,他也比陳念更清楚,這一艘航母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在未來將要承擔的重任。
毫不誇張地講,這艘航母就是一根定海神針,如果能站住,那華夏的海麵、甚至世界的海麵,就都不會再翻起任何大的風浪。
但如果站不住耗費了大量資源,又無法取得應有的隱性回報,對這個國家來說,打擊不能說致命,可也是傷筋動骨。
不過,從他心底裡,他並不認為這艘航母會出什麼問題。
畢竟,無論是陳念,還是劉老,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工程師們,他們所做的工作,陳果都看在眼裡。
如果付出了這樣的努力,凝聚了這麼多人的力量,這艘航母還不能一鳴驚人的話.那這個世界上,恐怕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造得出航母來了。
想到這裡,他輕輕叩了叩桌子,開口說道:“不用太緊張,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項目都不可能會出現任何問題。”
“明天就是下水的日子了,到時候老大也會來——怎麼樣,要不要見一麵?”
陳念自然知道陳果說的老大是誰,按照一般的邏輯,這是絕大多數普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角色,如果有機會的話,肯定是要見一見的。
但陳念的想法卻完全不同。
他沒有絲毫猶豫便搖頭回答道:“沒有必要,我們不存在必須要對話的理由,所以也不需要見麵。”
“我猜到你會這麼說了不過你真的不打算見見嗎?”
陳果沒有立刻表示讚同,而是繼續說道:
“你之前也提過,在航母之後,伱的技術方向會開始向近未來轉變,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
“要知道,航母、轟炸機、高鐵,這些東西本來就在我們國家的計劃之內,你所做的工作,其實是把遠期的計劃提前到近期來實現。”
“所以,無論你怎麼折騰,無論你需要什麼樣的資源,基本都不會遇到任何阻礙。”
“但近未來就不一樣了,你將會成為計劃的製定人。”
“你關於每一項技術的決策,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戰略布局。”
“到時候,你需要做的事情,就不僅僅是開發技術那麼簡單了”
陳念笑了笑,沒有回答。
他當然清楚陳果話裡的意思。
在進入未知的領域之後,華夏再也沒辦法摸著鷹醬過河,也沒有可靠的參考係,來告訴上層的決策者一個計劃到底值不值得、到底可不可行。
所以,純技術的權重在客觀上會下降,這是毋庸置疑、也無可回避的事情。
要想消除掉這種權重下降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隻有兩種方案:
要麼,陳念一躍成為“技術獨裁者”,依靠自己的“技術霸權”,獲取到至高的話語權。
要麼,陳念需要跟“資源決策者”保持更密切的關係,保證自己的計劃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相比於第一條來說,第二條策略的實現難度更低,也更科學合理。
陳果之所以提出“見一麵”的建議,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但陳念的想法卻完全相反。
從始至終,他都在努力杜絕一件事情,那就是:距離世俗權力太近。
他不清楚如果自己手裡掌握太多權力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但他知道,那應該不會是太好的事情。
所以,哪怕第一條策略看上去更危險,對他的挑戰也更大,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
於是,他開口說道:“技術的歸技術,權力的歸權力。”
“我不希望這兩者被搞混了。”
“陳教授,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其實無非就是擔心,在走向不熟悉的領域之後,我所輸出的技術,會因為一次、或者幾次的‘不合時宜’,而影響整體的大局。”
“但我想告訴你,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要不然,我組建星火是為了什麼?”
“它不止是一個技術部門,實際上,它就是技術和權力的中間層。”
“這幾年的時間裡,星火運作得很好,以後也會一樣。”
“隻要星火存在一天,新技術陷阱就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