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吧,越是跳的起勁的人,越是會被快速清理。”
李想再次點頭,但很快他又開口道:
“想法沒問題,大部分的數據也能獲取。”
“評估模型的話.如果機器不能得出直接的結論,就先做初篩,然後把結果收到星火內部來做評判好了。”
“星火屬於獨立第三方,不具有利益關係,能保證結果的客觀性。”
“但問題是,有些數據的查詢恐怕是需要當事人授權的,因為會涉及隱私。”
“那就讓他們授權——這也可以作為一種篩選手段。”
“雖然聽起來有些刻薄,但這就是粥裡的沙子。真正有需要的人,是不會在意這一點點所謂的‘自尊’的”
南京,某個老破小的居民樓裡。
何午成默默地蹲在樓道裡,腳下是一地的煙頭。
他剛剛跟老婆吵完一架,倒是沒有被趕出家門,可待在那間狹小逼仄的房間裡確實讓他有些崩潰,於是便乾脆在爭吵到達最頂峰的時候摔門而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和妻子都冷靜下來。
然而,這扇薄薄的鐵門能隔絕視線,卻隔絕不了門內妻子的抽泣聲。
聽在耳朵裡,何午成越發覺得心亂如麻。
這次的爭吵可以說與其它任何一次都沒有太多不同,無非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疊加上生活的壓力,便讓本來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上升到了非要大吵一架不可的程度。
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為什麼妻子變得越來越不理解自己,為什麼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情緒失控?以前的自己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自己還是眾人眼裡的天之驕子。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一畢業就進入了南京農科院,並且成為了骨乾。
無論是在收入上,還是發展前途上,都是一片光明。
然而,自己的發展卻根本沒有像所有人以為的那麼順利。
由於選擇的研究方向過於冷門,整整10年的時間,自己都沒有取得任何突破性的成果。
經費申請不下來,級彆提升不上去,工資更是連剛進入研究所的新人都比不上。
無論是自己的領導,還是家裡的妻子,都勸過自己無數次,勸自己放棄手頭的項目,重新去選擇一個更熱門的課題。
按照他們的看法,何午成在搞的疫黴菌研究根本就是雞肋中的雞肋,在這個以水稻、小麥為主食的國家,你去研究馬鈴薯的疾病有什麼意思?可是何午成很清楚,這部分的內容總要有人去做。
萬一呢?萬一某一天,我們的糧食安全真的受到了重大挑戰,以至於我們必須要把目光投向所有人都看不上的馬鈴薯呢?到那個時候,再去研究還來得及嗎?一場大規模的疫黴菌感染就能摧毀整片土地上的作物,如果真的到了最極端的情況,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救命的機會從眼前劃過嗎?所以,何午成始終沒有放棄。
他很清楚,自己確實是執拗的,也是偏執的。
但他從來不認為,這種偏執沒有意義。
也就是為了他心裡的“意義”,他堅守了十年。
——但現在,他確實快要撐不下去了。
經濟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家庭生活一地雞毛,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開始每況愈下。
幾乎在每一個晚上,他都會問自己同一個問題:如果再給自己一個機會,自己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在昨天之前,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過答案。
可是,當獵頭的電話打到自己的手機上、當自己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某國際糧商開出的豐厚條件的時候,他突然就有了答案。
是的,自己沒有後悔過。
隻是因為過得太辛苦,以至於產生了“後悔”的錯覺。
或許,自己唯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想到這裡,何午成長歎了一口氣。
他站起身,掏出鑰匙打開房門,看向了坐在沙發上默默抽泣的妻子。
何午成的心裡一陣絞痛,他沉默著走上前去,半蹲在妻子麵前,開口說道:“彆生氣了,是我說話太重了。”
“孩子擇校的錢,我會去想辦法的。”
“你想買的烘乾機,該買就買吧,這天氣確實太潮濕了。”
“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我會想辦法的,大不了想辦法再接點私活。”
“但是,你真的不能怪我,你不能怪我為什麼不去拿美國人的10萬美元。”
“我做的是糧食疾病研究,雖然冷門,但是也很重要。”
“如果我真的加入了他們,那我手裡的技術,有一天就會被用來對付我們。”
“我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這是我的底線。”
聽到他的話,妻子抬起頭,眼睛裡泛著水光。
她張了好幾次嘴,但話到嘴邊,卻又都咽了下去。
良久之後,她才終於說道:“何午成,你在為他們考慮,可他們為你考慮過嗎?”
“你總說你的課題多重要,你的技術多重要,但我知道,他們從來都沒有覺得你多重要。”
“我沒有怪你的意思,我知道你有你的抱負。”
“但是,你也應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人有時候,是需要自私一點的。”
“你可以不移民,可以不像他們提供技術,但隻是做一個顧問,難道也不行嗎?”
何午成默然無語,他當然知道妻子口中的“他們”指的是誰。
而對於妻子所說的事情,他也沒有任何辦法反駁。
是的,自己確實從來沒有被重視過.也許,是時候該做出一些改變了。
也許,自己確實應該接受他們的條件。
因為那樣,至少可以讓自己的家庭,度過這段窘迫的時間。
何午成長歎了一口氣,他掏出手機,翻到了手機裡那個他看過許多次,但卻從來沒有主動撥打過的號碼。
撥通這個電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他的手已經停留在了撥號鍵上,但突然間,他的視線被手機屏幕上一個小小的信封圖標吸引了。
那是短信的標誌。
他下意識地點開了短信界麵,而出現在他眼前的,是兩條短信。
第一條,是銀信通發來的銀行卡動賬通知,到賬金額12萬元。
而第二條“何午成同誌,你好。你已通過‘紮根’特殊津貼審核,感謝你在疫黴菌及真菌遺傳學領域的長期研究,祝你早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本次津貼按照年限一次性發放,後續津貼將按月發放,詳情請見相關文件說明。”
何午成目瞪口呆地看著短信,他突然想起來,在幾天之前,他似乎確實是按照要求提交過某些審核文件。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真的能拿到這份津貼。
因為,他陪跑的次數太多了他反複讀著這兩條短信,生怕自己空歡喜一場。
直到他撥通了銀行的電話,查詢到自己餘額的變化之後,他才終於放下心來。
一旁的妻子疑惑地看著他的動作,直到何午成放下手機,她才開口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何午成的臉上帶著笑意,他直視著妻子的眼睛,開口說道:“沒事。”
“我不用去拿美國人的錢了,我們自己人給我發了錢。”
“你看,他們並不是不重視我.隻是也許時間還沒到。”
“有人還記得我的——我沒騙你,他們真的記得。”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收到短信啦,向科技工作者們致敬~(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