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皮克林相信,萬一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上頭幾乎不可能坐視不管。
但問題是,沒有了他們所施加的壓力,一旦真動起手來,自己還有什麼反悔的餘地?
白送一條命?
要知道,羅斯福號航母遲遲沒有動靜,幾乎是已經可以確定不會參與此次行動了。
而與此同時,南島方麵的態度也極為曖昧。
一方麵,他們強烈支持此次行程。
另一方麵,對皮克林提出的護航的要求,又予以拒絕。
這叫什麼?風險全在自己身上,他們甚至連伸手都不願意伸。
皮克林一度想要取消行程,但前期過於順利的局勢顯然衝昏了他的頭腦,事件影響力的擴大也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已經被架在火上了,所有人都在看著他的下一步動作。
而對於他來說,在美國這樣一個所謂的“民選政府”裡,一旦認輸,那也就意味著,自己政治生涯的徹底終結。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隨後,他轉向一旁隨行的安保人員,開口問道:“韋伯,你害怕嗎?”
大衛·韋伯默然搖了搖頭,回答道:
“我不害怕。”
“為什麼?”
“你知不知道,我們的這趟飛行,有直接被擊落的風險?”
皮克林不依不饒地問道。
這也屬於人之常情,當一個人的恐懼達到極點的時候,最好的消除恐懼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恐懼,分享給彆人。
“我知道——但是我也知道,我們不可能走到那一步的。”
“什麼意思?”
看著韋伯無比平靜的表情,皮克林不由得好奇起來。
“伱是覺得,華夏方麵不敢動手?還是說,角樓會在最後時刻出擊,保證我們的安全?”
聽到他的話,韋伯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口回答道:
“皮克林先生,我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特工,但對於一些事情,還是有基本的認知的。”
“他們不敢動手?你覺得可能嗎?”
“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他們雙方之間沒有發生摩擦的唯一原因,就是南島的克製。”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他們會不敢動手?反正在我看來,一個敵人和兩個敵人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彆。”
“我想,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
“至於角樓.你也許不熟悉軍事調度流程,但我想告訴你,如果他們要參與,簡報至少在一周之前,就會發到你的電腦上了。”
皮克林緊緊地抿著嘴,韋伯的話可以說是擊碎了他最後的僥幸。
他越發焦躁不安,好不容易咽下了一口咖啡之後,才繼續開口問道:“所以到底是為什麼?”
韋伯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用略帶調侃地語氣說道:
“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華夏人會給你一次機會,而我相信,你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的。”
這話一說出口,皮克林立刻沉默下來。
是的對他來說,是否登上飛機,和是否落到地麵,其實是兩回事。
他最擔心的,其實也就是對方不給那一個機會而已。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甚至希望讓飛行員繞著美洲兜一圈,隨後直接落回紐約。
但可惜,關注這件事情的人太多了,他沒法做出這樣投機取巧的操作。
皮克林默默捏緊了拳頭,他在心裡默默祈禱著。
而他祈禱的內容,則是“敵人的仁慈”.兩個小時之後,皮克林的專機按時起飛。
而在這架波音737的應答信號出現在航班跟蹤網站上之後,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這個閃爍的光點所吸引。
毫無疑問,從航向上判斷,它確實在飛向太平洋、飛向那座島。
四個小時之後,光點越過了美洲大陸、飛出美國領空。
此後,航班途徑阿拉斯加上空,軌跡弧線逐漸開始向南“墜落”。
8個小時之後,航班到達西太平洋海域,此時距離它的最終目的地,隻剩下不到6個小時的航程。
在刻意的壓製下,華夏內部無論是官媒還是互聯網上,對此事的討論熱度似乎都不算太高。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下結論,說華夏方麵已經在事實上退讓,嘗試淡化影響,最終會放任飛機落地。
也許,隻有在暗中監視著華夏方麵動向的角樓才知道,當前的情況有多麼危險。
他們太了解自己的對手了。
當他們頻繁發聲、奮力呼喊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他們仍留有餘地,“做生意”意圖要大於掀桌子。
可當他們突然沉默下來的時候,一切就不一樣了。
那表明,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一定會有大事發生。
10個小時之後,光點在西太平洋上空兜了一個小小的圈子。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降落前最後的航向調整,是為了避開這片海域上華夏密集的空中和海上偵查。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就在那麼一瞬間,代表這架波音737的光點,突然消失了。
沒有任何征兆。
同時消失的,還有南島方麵媒體的聲音。
一分鐘前,電視節目上還在為這次的出訪歡欣鼓舞。
一分鐘之後,畫麵被切斷,換成了風光片和動畫片.(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