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可能再通過其他手段去阻礙華夏的技術發展,而隻能儘快加速重返月球計劃的進程。”
“記住,我們必須要把人送上去,我們必須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隻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知道。”
馬斯克回答道:
&nis計劃將會與重返月球計劃同步進行,設備與人員會同時登陸。”
“在到達月球之後,第一批‘探險家’會立刻開始搭建生活基地,實現在月球的長期駐守——其實我很好奇,如果華夏人發現,一次簡單的載人登月計劃,居然轉變成了月球基地建設計劃,他們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納爾遜略微思索後,突然笑著說道:
“他們大概不會有任何表情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最多隻能完成嫦娥3號的發射。”
“他們跟我們仍舊不在一個層麵上,所以也隻能為我們鼓掌?”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地終止了話題。
馬斯克看向窗外,在那裡,一艘尺寸遠超此前所有航天器的巨型火箭已經在建設當中。
按照計劃,大概在6個月之後,它就會啟動自己的第一次遠征。
而那個時候,也是自己的“太空之旅”開始變成現實的時候了長安,固液轉化發動機項目實驗室內。
李炳忠看著最新拿到的技術文檔,眉頭直接皺出了一個川字。
對麵的羅文同樣是滿臉苦澀,他一邊不停地搖著頭,一邊開口說道:“spacex共享的技術文檔比我們預想的質量要好得多,但結果有點不太樂觀啊”
“他們搞了整整10年,居然到現在都沒能解決液化噴口的矢量控製問題,我甚至都有點懷疑,這份文檔是造假的了”
聽到他的話,李炳忠歎了口氣。
“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從公開發表的論文上基本可以驗證他們的研究路徑。”
“可以判斷,他們確實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案,也確實有一些進展。”
“但固液轉化發動機內部的熱力學效應太過複雜了,通俗的來講,就是要在一根竄天猴的固體火藥裡塞進去一根注射器針頭,然後用針頭裡噴出來的液體控製火藥的燃燒速率,甚至還要調節火藥燃燒的範圍。”
“這不僅僅是對針頭材料有超高的要求,控製的精度上更加離譜,單純的算法已經沒辦法滿足需求了——伱看,他們在2011年的時候,甚至嘗試引入人工智能係統,去進行實時的敏捷調控。”
“但哪怕是這樣,效果也是差得離譜。”
“難怪俄國的技術人員普遍都不看好這個方向——我們真的是選了一座最高的山去爬。”
“相比起這個方向,有機推進方向反而簡單的多,可惜不能跟我們的燃料選擇適配。”
“我真有點無能為力了,感覺這就是一條死胡同。”
“雖然看上去像是有路的樣子,但在路的儘頭橫著一道不鏽鋼大門,而這扇門的鑰匙,我們還沒造出來。”
羅文讚同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
“想要解決液體注射係統控製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有一套更加精密的監測儀器,光是這玩意兒就已經超出當前技術的上限了。”
“除此之外,固液轉化艙的熱力學效應的複雜程度幾乎已經到了‘類混沌係統’的邊緣,目前小型計算機的算力根本無法支撐我們對它進行智能化控製。”
“而如果要上大型機,載荷又成了問題。”
“不上大型機,數據傳輸速率也同樣是一道跨不過去的門檻。”
“我說spacex怎麼會在技術幾乎成熟的節骨眼上轉去做火箭回收呢——這技術根本就是一個陷阱。”
“前期花團錦簇,一步一個成果,但後麵嘛”
羅文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李炳忠已經聽出了他話裡的悲觀。
兩人沉默地相對而坐,良久之後,李炳忠才開口問道:“現在項目組裡的氛圍怎麼樣?”
“不好,俄國的兩名技術員已經宣布退出了,他們最開始以為我們是要走有機溶劑方向,所以才選擇加入——當然,他們本來也是有機化合物領域的,所以退出的理由其實也很充分。”
“但是客觀上講,他們的退出還是給項目組造成了一些打擊的,哪怕是我們自己人,對這項技術的信心也在下降。”
“我們迫切需要一些小成果,但問題來了:能解決的問題,spacex前期都已經解決完了。”
“解決不了的,短時間內我們也沒有辦法。”
李炳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片刻之後,他才開口說道:“就算沒有辦法,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既然選了這條路,上級也同意了,甚至星火也表態支持,就說明這個路線是有前景的。”
“這樣,你先把我們目前的技術關隘列一個清單。”
“大不了,我們就一個一個去搞,我就不信,那麼多人,難道連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嗎?”
“明白,我儘快交給你。”
羅文回答道。
而此時,他的腦海中已經快速地把所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部過了一遍。
零零總總,至少得有二三十個。
好像,也不怎麼多啊?
“確實不怎麼多。”
成都的辦公室裡,陳念幾乎跟李炳忠同時讀完了spacex提交的文檔。
而與李炳忠的悲觀不同,他的心裡,隻有撿了大便宜的竊喜。
該說不說,老美的科研人員還真是有幾把刷子的。
他們幾乎把能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而那些所謂的關隘,其實也隻是因為時代和技術的限製,導致他們沒辦法突破而已。
但現在,落到了自己的手裡一切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