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公子作為執劍人之一,千裡迢迢來到韓國新鄭,難道就是為了說這些嗎?”
韓非想知道秦王政來新鄭真正目的,不顧自己的安全,也要來到這裡的理由。
“我很好奇,在這樣一個破敗的庭院中,如何寫出謀劃天下的文章。”秦王政回答的同時又問了韓非一個問題。
毋庸置疑。
破敗的庭院,指的就是韓國,這個衰弱破敗的國家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但卻沒有人讓這個國家大破大立。
“有些人,這一輩子從沒有見過汪洋,便以為江河最為壯美,而有些人,通過一片落葉,卻能看到壯麗的樹海。”
韓非的回答言簡意賅,沒有一絲多餘的廢話。
“所以,你是後者?”秦王政語氣平靜問道。
“行萬裡路,才能看見天地的廣闊,我曾經流浪在外.....”韓非欲言又止,似乎是又想起了自己那些兄弟姐妹。
“為什麼流浪,難道是家國不容?”
秦王政一眼就看穿了韓非的言不由衷,也知道他這些所謂的兄弟姐妹,隻知道勾心鬥角,沒有一個真心為韓國考慮。
“為了尋求一個答案。”韓非深呼吸了一口氣道。
“這個答案,我的老師,他已經告訴了你具體方法,可你似乎做不到,你有太多的顧忌,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下手。”
秦王政站起身來,把雙手放在背後。
“除了這個答案,還有另一個答案。”
韓非也站了起來,推開一旁的窗戶,看向了外麵翠綠的花草樹木,任由微風輕輕吹起他肩膀垂落的發絲。
“是什麼樣的答案?”秦王政好奇道。
他以為韓非隻是尋求拯救韓國的辦法。
萬萬沒想到他心裡麵還有另一個追求。
“我遇到了一位老師,也就是現在的荀子,我問他,天地間,真的有一種超越凡人的力量,在冥冥中掌控著命運嗎?”韓非不急不緩說道。
此話一出。
東青忍不住咳嗽了一聲,插嘴道:“你的老師如何回答?”
“老師說,有。”韓非回答道。
“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秦王政接著追問道。
“不瞞東子和尚公子,當時我也是這麼追問的。”韓非嘴角微微一彎,他忍不住皮了一句。
其實他若不是韓國王室公子,而是出生在秦國,亦或者楚國這些實力強大的國家,他的前途絕不至於如此黯淡。
他開心的時候很少,很多時候,都是強顏歡笑,唯有性格天真爛漫的紅蓮公主,才可以勉強為他帶來一絲笑容。
紅蓮公主是韓國的公主,也是韓王安的掌上明珠。
她是韓非的妹妹,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同時也擁有著獨有的青澀少女情懷。
隻可惜。
未來韓國滅亡後,天真的紅蓮不在了,隻留下了無情的赤練。
“那麼你的老師回答了嗎?”秦王政不厭其煩再一次追問道。
“尚公子,你真的很感興趣?”韓非似乎還想要拖延會時間。
“九公子,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秦王政淡淡道。
“尚公子,你剛剛追問的天地間那種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控命運的力量到底是什麼?”韓非再一次重複了問題。
“不錯。”秦王政點了點頭。
“高山變成深穀,滄海化作桑田,夏冬的枯榮,國家的興衰,十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歎王朝更替,萬年可見鬥轉星移。”
說到這裡。
韓非停頓了一下,看向了東青和秦王政,對著他們問出了一個問題。
“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視野,去窺探百萬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這井底之蛙?”
對於這個問題。
東青麵無表情,他懶得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早已經窺探過生命神王和善良神王【烈焰】百萬年的身體。
至於百萬年的天地。
還是到時候再說吧。
“這就是答案?”
秦王政語氣有些不滿,他感覺韓非就是在故弄玄虛,時間的力量,他自然明白,但如何算得上掌控命運?
對於秦王政的不滿,韓非一點也不著急,繼續說道:“這種力量就在身邊,充盈了整個天地,當靜下心來聆聽時,它就像是一首歌,你.....聽到了嗎?”
初聽韓非這句話。
純屬就是在放屁。
但當秦王政靜下心來,仔細感悟韓非之前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的含義,他漸漸明白了韓非所說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它確實是一首歌。
一首動人的歌曲。
此生何用聲聲歎,道不儘流年,看流沙聚散,回首天涯路遠。
英雄何用聲聲歎,斷碑落殘垣,君不見青山,豪傑塚化塵煙。
......
當然了。
秦王政腦海裡麵,並沒有想起上麵這首歌曲,此時他想到的是楚辭裡麵的九歌,借此明白了韓非所說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九歌原本是楚辭的篇名,它本身是華夏神話傳說中,一種關於遠古歌曲的名稱,創作出楚辭的作者前身為楚國之人屈原。
楚辭裡麵的九歌共十一篇,分彆是《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不過讓秦王政疑惑的是。
楚辭九歌裡麵偏偏有湘君這個人,如今陰陽家的湘君,恰好就是東青,是秦王政的老師,並教導了他四大核心理論。
另一邊。
東青沒聽出來韓非說的什麼歌,也不好意思問他們聽到了什麼。
就這樣。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接下來的時間裡麵。
秦王政和韓非討論了很久,上至國家大事,下至百姓民生,都討論的十分起勁,兩人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可惜的是。
當秦王政表達出想要韓非去秦國的時候,韓非委婉拒絕了秦王政,表示自己這個韓國王室公子隻會為韓國效力。
秦王政也沒有強求,這種事情強求不來,而且他來韓國新鄭之前,已經預料到韓非很有可能會拒絕自己的邀請。
這個時候。
基本上已經到了說再見的時候,畢竟秦王政不同於疲懶的東青,他對於國家大事很上心,是一個負責任的君王。
但臨近離開之時,韓非對東青問了一個問題,這是他老師荀子,交給他的任務,想問問東子如何看待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東青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