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帝欽命的持節使者,司隸校尉擁有獨立監察權,可彈劾包括三公在內的百官,權力不受品級限製。
如此地位,說退就退?
不甘心啊!!!!!
“我知道公孫大人的顧慮,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若繼續堅持下去,與之碰撞,很可能連白馬義從都會葬送在洛陽,您甘心嗎?”黑衣人幽幽道。
聽到此話,公孫瓚渾身一震,旋即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想起了當初在幽州邊境剛建立白馬義從的某些畫麵……
是啊,那些袍澤,從邊境跟著他來洛陽,已經很久沒有打過像樣的仗了,他們的宿命,就是麵對異族,保家衛國!
來了洛陽後,初心……好像變了……
“若是您一意孤行,繼續對抗,二十萬白馬義從,可能就真的葬送在洛陽,葬送在距離邊疆數十萬之外的異鄉……”黑衣人繼續煽情道。
黑衣人說完,就沒有再說什麼了,整個大殿安靜起來。
嚴綱和關靖等人,也在消化著如此驚爆的信息,都在著急想著對策。
公孫瓚陣營,陷入了舉步維艱之境地。
這就是所謂的中立者的結局。
曆史上,很多想要中立,想要漁翁得利的既得利益者,在帝之爭中,基本都很難善終。
“嗚嗚嗚!~~~”
“咚咚咚!~~~~~~~”
就在這時,蒼茫的號角聲響起,巨大的擂鼓聲伴隨而來。
公孫瓚聽出來號角和鼓聲的意思,他們被包圍了!
之後,七八個傳信兵急匆匆走進來,彙報各處的情況。
果然,浩浩蕩蕩的大軍,已經殺到了校場外圍了。
經過了解,丁原並沒有第一時間衝營,而是把司隸校尉圍了三麵,留著一麵。而這一麵,赫然就是通向洛陽城外的方向!
丁原的目的不是殺公孫瓚,而是覬覦其手中的兵馬。他也知道,專屬兵種白馬義從是沒有辦法弄過來,故而沒有貪婪白馬義從,而是將其圍住,算是給公孫瓚一條後路。
丁原也不想逼得公孫瓚太急,狗急了也會跳牆。
一番打探後,公孫瓚也真正了解到當前形勢,而還未等他做出部署,校場內的大部分營區,果然出現了騷亂。甚至一些營區直接炸營,局勢瞬間急轉而下。
大殿之中,聽完一些列彙報後,黑衣人悄然離開。而公孫瓚也會見了盧植派來的信使。
而盧植派來的信使,卻給了公孫瓚一個希望:【安南將軍】!
放棄司隸校尉之職務,可爭取正四品【四安將軍】之位。
至於為什麼是安南,因為盧植想要他南下豫州兗州。
目前,幽州有衛國將軍林牧在坐鎮,並州是丁原的地盤,涼州是董卓的老家,北方基本沒有什麼機會。
而目前豫州兗州盜賊猖獗,雖然有豫州牧黃琬在治理,也初見成效,但那裡也是一個建功立業之地。
神都洛陽的這次權軋之爭,是真的不適合他公孫瓚。
公孫瓚著急所有心腹開了個會後,決定接受盧植的安排。
不過,在離開之前,還是要和丁原碰一碰!
公孫瓚全副武裝,帶著嚴綱關靖等人來到司隸校場的西麵城牆上,眺望著遠處同樣全副武裝的丁原呂布等人。
看到公孫瓚出現,丁原直接策馬而動,帶著呂布張遼等八人直接衝向公孫瓚。
公孫瓚見狀,也是大手一揮,直接帶著同樣的八人衝下城牆,與丁原會麵。
很快,雙方就在中間位置的空地上相見。
要知道,就在數天前,雙方都在朝堂上一致對外,和衷共濟。
可沒有想到,如今雙方兵戎相見。
這個局麵,雖然也怪丁原,畢竟是他主動謀劃的,但他公孫瓚也有責任,因為在混亂的洛陽中,他公孫瓚隻顧著攀登,隻顧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卻沒有去琢磨更大的宏觀,甚至連防備之心都少了三分。
你不謀劃人家,人家就不會謀劃你?
這就注定了他將退出洛陽這個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