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馬車便將賈環送到考場門口。
她是忙著幫賈環收拾考試用品,雖然並沒有多少東西,也不用提前幾天就做準備。
咦?這道題目很熟悉啊,好像在哪裡見過似的。
淩晨零點鳴放第一發號炮,半小時後鳴放號炮兩發,一點左右鳴放號炮三發。第三遍號炮後,打開考場大門。
查完攜帶的物品,考生會拿到稱為“照入箋”的竹牌,來到第二道門,也就是儀門。
仔細回想了一番,原來不是在這個世界背的,而是在後世上學的時候,背誦過這篇文章。
額,大概是因為考生太多,足足有一萬多人的緣故吧!
初八這一天,光是排號進考場,全部忙碌完就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初九現排的話,時間真的來不及。
賈環也懶得給她解釋,揮揮手,徑自上了馬車。
即便是讓範公做這種限時限題的文章,他也做不到那樣精致和優美。
晴雯一直將賈環送出府去,然後說道:“三爺這一去,必定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高中狀元。”
考生提交照入箋後,接受服裝檢查,拜領印有考試守則的小冊子,稱作“三場程式”。
最後來到第三道門,也就是龍門。龍門內就是考試的地方,擺放著上萬張座席,看起來如同迷宮一般。
賈環再一次遭受到強人鎖男的侮辱性搜身,這一次,他可是連賈府這道擋箭牌都沒有了。
鄉試的考場稱為“貢院”,是各省城的常設建築。隻不過三年才使用一次。
八月初九,鄉試第一場考試就會正式開考,這幾天時間,賈環以範公的文章為藍本,正逐漸熟悉他的風格。
完成點呼的考生來到第一個入口“頭門”接受搜身。除了文具,寢具和簡單的炊具也可以攜帶入內,但印刷品和筆記一律禁止。
賈環對範公的文章,有了大概了解。
賈環早早起床,在晴雯服侍下穿衣洗漱,然後吃過晴雯做的早點,他提著考籃出門。
考生各自進入指定的號舍,考生全部進場完畢後鳴炮,同時關閉所有入口,由監臨官封印,第三天考試結束前都不得開啟。
額,鄉試正考是八月初九,不過考生需要提前一天進考場。八月初八這一天,考生就要前往考場了。
哈哈,又是一個不懂科舉流程的小丫頭,哪兒就狀元了。
題目是:《百姓足,孰與不足》論語·顏淵)
賈環實在想不出提前一天進入考場的意義何在。
八月初八晚上,賈環就可憐兮兮地在狹窄的號舍裡睡了一晚。
若是一味模仿,未必就能討好的。
同時,再次檢查進入號舍的考生是否本人,點檢結束後在答卷上蓋上“對”的印章,稱為“對號戳”。
然後他又看了看後麵兩道題目,確認再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雖然文章幾乎就印在腦海之中,但是還是要先寫在草稿紙上的,並且還不能一字不易。
不多時,草稿紙上便呈現出了這篇文章:
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
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