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十年前帶回了國寶——引路菩薩圖
林慧又去看那些中古風格的衣服去了,趙德山和葉天就站到了一處空地,聊起了往事。
趙德山說:“大概是十年前,那個時候我和你林姨剛開始環遊世界的時候,曾經到過這裡。那個時候我的女兒正在放暑假,也和我們一起。我記得那時這個市場比現在還要大,當時這周圍還有幾家店麵來著。現如今,也都被拆掉了。
事情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記得那是一個下午,我們已經在大英逛了好幾天了,原本是要改道去法蘭西的。正好逛到了這個地方。
我說實話啊,十年前的舊貨市場比之現在,那好東西可多了去了。我不能說幾乎,差不多你能看到的咱們國家的東西,九成都是真的,而且是老物件。”
葉天在想自己這個世界的十年前在做什麼,那時候剛滿18歲,正談著初戀,剛考上大學,對未來充滿期待呢。
葉天問:“趙叔,那您那個時候是不是在這裡淘了好些好東西回去啊?”
趙德山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搖了下頭,說:“還真沒有。十年前,我的錢大部分都投入了玉器行,那個時候雖然生活還算富足,但是也沒有你那麼多的錢搞古董。而且按照當時的物價來說,那價格也不算低呢。”
我記得很清楚,這個市場的東麵有一排建築,現在都空著了,那個時候是有賣家的。我和林姨就是在其中的一家店裡找到的那個國寶。
葉天問:“具體是什麼國寶啊?您還賣起關子來了,嗬嗬”
趙德山在回憶:“也不是賣關子,因為那個東西,我們一家三口差一點回不了國。”
“啊?這麼驚險?”
葉天問出了直播間吃瓜群眾的心聲,他們現在都伸著脖子在仔細的聽故事呢,生怕錯過了重要的細節。
趙德山繼續說:“你知道莫高庫遺失了很多寶貝吧?”
“頓煌莫高庫?”葉天喃喃的問。
“嗯。”趙德山點了下頭,“莫高庫又叫千佛洞,是我們華國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我曾經去過那裡,它在一處斷崖之上,密密麻麻的建造了近500個洞窟,裡麵全都是彩塑的佛像和壁畫,蔚為壯觀。可是你知道嗎,在那個地方可是遺失了幾萬個文物啊。那個地方曾經輝煌過,後來也沒落了,幾個朝代的佛教聖物隨著時代的更替也都被掩埋在了漫天的黃沙之中。
如果一直掩埋到今天,這些文物也不會遺失,可是它們重見天日的時機卻不好。光緒年間,有一個叫王圓籙的道士落腳到了這裡,在清理黃沙的時候,發現了這諸多的文化典籍、書籍還有雕像。
可是那個時期,我們的國家風雨飄搖,就在他發現這個地方的當年,京城就被入侵了。莫高庫還不是同一年被盜取的文物,而是在兩年後,外國探險家斯坦因的到來,從那之後,莫高庫的噩夢就開始了。從他開始之後的外國探險家們通過各種手段獲取王圓籙的信任,找了各種借口,諸如做佛學交流啊搜集了打量的文物,之後就被運往了各個國家。
很多人知道莫高庫,但是也隻是聽說,對於這一段往事並不十分了解。我今天把他講出來,也是想通過你,讓更多的國人了解過去,珍視現在。”
葉天點頭說:“趙叔今天的一堂課講的非常有價值。普通老百姓不在這個行業,可能都關心不到這些問題。”
趙德山說:“接下來,我再給你講講我是怎麼得到那副畫的。那幅畫就是——引路菩薩圖。”
“引路菩薩圖?”葉天一聽這個詞,似乎有些熟悉,他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昨天在大英博物館的時候曾經看到過。
“沒想到吧,博物館的那副並不是原圖,原圖已經在十年前被我帶回了國,現在在陝省博物館裡。”
——“我去,這麼牛啊!”
——“原來不僅天哥是牛人啊,天哥身邊的也是大牛人啊。”
——“剛剛這位趙老師說,他們差一點就回不了國了,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葉天也被趙德山講的這個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他都顧不上去管自己的直播間了。
趙德山說:“我這手機裡還有圖呢。你看我這十年間換了好幾個手機,這些舊圖都得跟著倒騰過來。”他打開手機,把那副拍攝的《引路菩薩圖》的照片給葉天和他直播間的網友們看。
這幅畫上畫的是大菩薩舉幡引導一位貴族女性亡靈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途中的情景。
引路菩薩指的就是引導亡者往生淨土的菩薩。名號未可知。宋代以後,引路菩薩就演變成了民間信仰,一直到現代,也有人信奉這個說法。
圖中的領路的大菩薩右手執柄香爐,爐中出香煙一縷,煙中有五彩雲,雲中現淨土寶樓閣。左手持蓮花,蓮花旁垂下白幡。那白幡分四欄,各欄分繪有圖案。
身後一女子跟隨。菩薩後麵跟隨的女子梳著典型的唐代女子的發式,她的衣著、發型乃至豐腴的臉部均與盛唐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如出一轍。
落筆精細,顏色豔麗,是唐代佛教繪畫中的精品,表現了千年前的古韻之美。
畫麵的色彩華麗,而且至今保持鮮豔。從手持的香爐到菩薩戴的珠寶以及頭頂的戴寶冠的發髻都使用了金箔,菩薩背後跟隨的婦人發飾上,也有小的菱形碎金箔。從她的華麗的衣著以及精致的美容來看,這婦人是貴婦人或公主。但生前無論如何榮耀,此刻還是很乖順地跟在菩薩後麵以求解脫。
這就是佛教的精美繪圖。
看完這幅圖,葉天大受震撼,他朝著趙德山豎了大拇指,說道:“趙叔,原來您十年前就做了民族英雄了啊。我記得在陝省那場拍賣會上的時候,有人說您是憑運氣在國外撿了個寶貝,我當時還信以為真了。今天聽了這一席話,才知道,您才是見識淵博啊。”
葉天甚至有一瞬間覺得,這個趙德山是不是也有金手指。
他問道:“那你們買這幅畫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當時是按照仿品去買的,因為他們本國人也以為真品在博物館裡。要價也不算太高,十年前那幅畫要價1000磅。我和你林姨買這幅畫的時候研究了好久呢,結果我付完錢,那老板後悔了。一個人高馬大的壯年,汗毛特彆長,胳膊上的毛都能梳辮子了。在那跟我們吵吵,周圍還都是他們本國人。”
——“臥槽,這幫英佬,什麼時候都這麼蠻不講理啊。”
——“活該他們國家越來越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