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寧天下!
宗正寺卿李正芳緩步走進大殿,她環視一圈,見與平常大朝會也無甚不同,便一邊點頭寒暄著,一邊朝自己該站的地方走去。一邊打頭立的楚王姐妹三個沒注意到她,另一邊正與左仆射廉定說話的中書令喬海看見了,也不過來招呼隻朝她點了點頭。李正芳也點頭致意,隻是這回立定之後,她卻不像往常那樣垂首默立,隔不一會就拿眼睛去看大門口,像是在找什麼人似的。
李正芳雖也姓李,與如今禦座上那位的關係卻要論到五代以前,她祖母是李昱和李端曾祖母的幺妹。李正芳的祖母就不是個有雄心的人,由姐姐手裡接了平郡王的封號之後就關起門來過日子。因為這份老實,李正芳的母親居然沒有降等襲爵,依舊是郡王終老了的。
到了李正芳這裡,因不覺得祖上那點薄麵到現在還能用,便主動上折請了退還禦賜的宅邸和食戶,誰想竟然投了李昱的喜好,把個閒散大半輩子的李正芳提作宗正寺卿。
李正芳不覺得自己怎麼賢良,向來認為李昱就是照顧自家人,因此也不敢怎麼拿大,隻老老實實地乾活。她平素能照顧自家人就多照顧些,遇上些刺兒頭才拿出自己比李昱還要長上一輩的身份使勁擼平。她做事就兩條,其一,皇女她管不著;其二,李家人大麵上要過得去,不好出些叫人恥笑宗室的事。
她一直覺得自己挺順利,可誰想最近半年卻麻煩事一樁接一樁,而且全都因為一個人。
李鸞儀。
出門亂說話得罪人就算了,買東西跟土包子似的也算了,初三那天她居然敢撞車!
當街!
還用的親王車駕!
在她被拎到宗正寺的時候,李正芳還覺得她臉上一個巴掌印看著挺可憐,待聽那侍衛說李鸞儀乾了什麼的時候,她一句“該!”差點就說出口了。
及至把那虎著臉,一點不覺得自己錯了的小祖宗送走之後,李正芳覺得自己該跟魏王好好說說了。隻是又想著特地去一回魏王府,倒好像事情很大似的,叫外人看著也不好,便想乘著今天大朝會的功夫,跟李端說說這事。
自今上登基之後,還是循著舊例。平素是小朝,隻各部院之首與各職官議事;而初一、十五兩天的大朝會,卻是全都要去的。李正芳按頭銜雖去得便朝,除開真有事稟報,否則是不去的。她也不知道李端哪天會去,索性便在三月十五的大朝會等著她了。
李正芳是正四品的宗正寺卿,站得非常靠前,正尋思著若李端到得晚了,或許還是朝會結束後叫住她時,大殿門口卻突然響起一陣竊竊私語聲。她下意識回頭一看,卻是一愕。
李鳳寧怎麼來了?
雖然論理她如今領著軍器監,大小朝會都該到,可二月兩次大朝會卻一次都沒出現。李正芳便猜她是尷尬。要知道大朝會上排班站位,第一撥是親王和郡王,往下才是按著品銜來站。李鳳寧雖領著軍器監,爵位卻沒有封。她一身紅色官袍,往穿紫袍的一品二品大員前麵一站,任誰都會覺得紮眼,但是要按著品銜往後站,排她前頭的又要覺得不自在了。
不過……
李正芳看著走進來的李鳳寧。
相由心生那句話,還真是至理名言。
真要說起來,其實李鸞儀更俏麗三分。可眼下頭上戴著烏色官帽,身上穿著朱紅官袍的李鳳寧,顧盼之間卻是眸光沉定,七分大氣裡帶著三分文雅,隻叫人忍不住看了第一眼還要再看第二眼。
李鳳寧四下環視,待看見李正芳時目光一定,然後就快步起來。李正芳正疑惑著她有什麼事能找自己的時候,殿門口又走進來一個人。
魏王李端。
這李端其實與李鳳寧長得有七八分相似,表情卻又硬又木。以至於周圍一群穿朱色官袍的竟然同時噤了聲,好些與李端目光相接的,都仿佛被逮住了什麼錯處似的,慌不迭地低頭朝自己該站的位置走去,一時間仿佛從門外吹進一股風似的。
這時候,李鳳寧也仿佛察覺到的身後的異狀,停步,然後轉身。
刹那間,整個大殿為之一靜。就連李正芳也下意識地屏住呼吸。
因李鳳寧轉身,李正芳瞧不見她的表情,隻看見她抬手之後稍微傾了點上身,像是拱手行禮似的,然後叫了聲“魏王殿下。”再然後……
再然後,她居然就像沒事人一樣轉身繼續朝她這邊走過來了!
李正芳可以發誓,李端絕對是想要跟李鳳寧說話的。可是李端才張開嘴,李鳳寧已經轉身了,根本沒給她開口的機會,倒叫李端呆滯了好一會,在原地站了好久才終於再次邁步。
李正芳把這一幕看在眼裡,不由心裡暗歎一聲。
何苦來哉?
旁人家誰不羨慕李端有這麼個好女兒?
第一能哄得皇帝喜歡,第二不見鬨事。偏她舍得送給彆人,送就送了吧,還擺這副臉色是要作甚?
人家都已經不是她的女兒了。
李正芳正胡思亂想間,李鳳寧已經站到她麵前來了,未開口先甜甜一笑,張口就是“姨祖母。”
她這一聲,頓時讓李正芳想起來,李鳳寧打小就是這樣。李正芳論年紀比李昱還大上幾歲,對個有禮貌的後輩自然臉硬不起來,便也照往常一樣和顏悅色地叫了聲,“鳳寧。”
“初三那天,擾到您了。”李鳳寧說得一臉不好意思,“等您得閒了,我去府上給您賠個不是,您可千萬彆生氣啊。”
李正芳愈發覺得李鳳寧有禮,比起那個到了宗正寺也不肯服軟的貨也不知好出多少倍,連忙說“哪裡的事,你做得很好。以後但凡有這樣的事,隻管交給我。”
李鳳寧先謝了,正要再說話時,外頭靜鞭響起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