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將領吃空餉,喝兵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士卒知道,錢糧是誰發給他們的,明白應該效忠誰。
在楊軒的計劃中,內地要全部實行募兵製,軍隊的數量要進行精簡。
另外,還需要擴寬基層士卒的上升通道,提升士氣,增強士卒的積極性。
以上這些是針對基層士卒的。
而對於將領,需要每隔幾年輪換防區,避免腐敗,輪換前,朝廷派人檢閱軍隊的戰鬥力,根據軍隊的戰鬥力決定是否降級。
同時,還需要嚴厲打擊將領貪腐問題。
將將領對於軍隊的治理納入官員考核當中。
當然,這不能讓文官來負責,而是由皇帝指定威望高的武將勳貴來負責考核。
若是讓文官來負責武將的考核,恐怕要不了多少年,武將的地位會極速下降,出現宋朝時期的局麵。
這是不行的。
曆史已經證明了以文禦武的後果。
楊軒清楚,針對軍隊的改革和推行新政不同。
武夫是真的會造反的。
尤其是牽扯到了上上下下的利益。
但這又不能不去做。
不然就是看著軍隊腐敗,國家軍事力量衰弱。
這其中的阻力不管有多大,也必須去做。
當楊軒在朝會上提出改革衛所製的時候,文官們齊齊鬆了一口氣,總算是不再盯著新政了。
而武將勳貴們卻是難以接受。
畢竟他們之中很多人也是利益鏈中的一員。
對於武將勳貴不能像對文官一樣,直接操刀子就殺。
需要安撫。
所以在下午的時候,楊軒就在武英殿舉辦了宴席,宴請朝中的武將勳貴。
宴席期間,他先是講道理,擺事實,隨後擺明自己的態度,改革衛所製,是勢在必行的。
隨後也表示會提升將士們的待遇的。
同時也不會虧待立下戰功的將領們。
道理也講了,利益也許諾了。
若是還不能體諒楊軒的苦心的話,那就彆怪他操刀子了。
他給了耐心,也給出了誠意。
宴席結束的時候,楊軒也告訴了一眾武將勳貴,讓大家都把屁股擦乾淨。
該認錯的就認錯,該退還贓款的就退還贓款。
這一次,注定是要殺一批人以儆效尤的。
宴席結束,一眾武將勳貴心事重重的離開了皇宮,對未來充滿迷茫。
於是很多人開始求見石亨,希望他能幫忙在攝政王麵前說說。
不要這麼狠。
但石亨回到家第一時間便閉門謝客,並告誡侄子石彪,接下來不管誰求見,都不要見。
石亨追隨過楊軒幾年時間,知道楊軒要做的事,沒有人能阻止。
要問他舍得這其中的利益嗎?
自然是舍不得的,但若因此需要站在楊軒的對立麵的話,那這些利益也不是不能舍棄。
石亨很清楚,自己哪怕掌管著京營十幾萬兵馬,但在楊軒的麵前什麼也不是。
這個人在軍中的威望極其深厚,個人武力極其恐怖。
石亨永遠也忘不了在京師保衛戰中那道恐怖的身影。
與這樣的人作對,並非明智。
更何況,楊軒對他們叔侄都是有提攜之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