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當著兒子的麵,他不好直說。
“嗯,既然照兒覺得沒問題,那就沒問題。”
“有空就讓父皇見見。”朱祐樘笑著說道。
“嗯。”
“父皇,你快點吃,再不吃,菜就要了涼了,這可是兒臣專門給父皇您做的。”
“好好,父皇這就吃,吃的乾乾淨淨。”
在朱厚照的監督下,朱祐樘將一盤番茄炒雞蛋吃的乾乾淨淨。
朱厚照看的很開心,心中湧起滿滿的成就感。
接著,朱厚照便開心的離開了禦書房。
“蕭公公。”
“你讓人多注意一下,看看太子出宮,都接觸了些什麼人?”
“可彆讓一些彆有用心之人接近太子。”朱祐樘看著蕭敬,緩緩吩咐道。
“是,陛下!”
沒兩天時間,楊軒的名字便出現在了朱祐樘的禦案上。
“楊軒,倒是和老祖同名同姓!”朱祐樘看著查到的信息,心中暗道。
他並沒有將楊軒聯想到老祖身上去。
畢竟老祖下葬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
他隻是覺得這隻是一個巧合罷了,畢竟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
“蕭公公,讓人多多關注這個楊軒,打聽打聽他的品性如何!”
“是。”
……
接下來的日子,朱厚照隔三差五就往楊軒那裡跑,在這過程中,他也跟楊軒學了不少東西。
經常在課堂上頂撞楊廷和,反駁他的觀點。
氣的楊廷和不止一次的向朱祐樘告狀,說這書簡直沒法教了。
不過最終還是被朱祐樘給安撫了下來。
楊廷和是有本事的人,他還想讓楊廷和以後好好輔佐兒子呢。
不過兒子的變化朱祐樘還是看在眼中的。
說起國事來,頭頭是道。
這也讓他對這個和老祖同名同姓的人越來越感興趣了。
到底是什麼人能讓兒子成長這麼快。
隻是他太忙了,一直沒有時間。
很快,弘治十五年就這樣結束了。
弘治十六年正月,朱厚照跟著自己父皇來到太廟祭祖。
太廟中不僅有曆代先帝的畫像,還有曆代功臣的畫像。
當目光掃過其中一幅功臣畫像的時候,朱厚照明顯有些詫異。
“照兒,怎麼了?”朱祐樘察覺到兒子的異樣,問道。
“父皇,那個人是誰,為什麼沒有名字?”朱厚照指著那幅畫像問道。
朱祐樘順著兒子所指的方向看過去,知道了兒子說的是誰。
“他啊,正是曾經的攝政王,楊軒。”
“你啊,得叫老祖!”現在太廟中就隻有他們父子,所以朱祐樘也就不避諱的說道。
“我知道他,也知道他的功績,可為什麼連個名字都沒有呢?”朱厚照道。
“因為他晚年做了錯事。”
“按理說,他是不能配享太廟的。”
“父皇也隻能將他的畫像掛在這裡,而不能將他的名字也寫上去。”
“就像漢朝的霍光,他的功績沒有人否認,但是名字卻鮮有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