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大明的水師正在前行。
這支水師的總兵正是昭義伯胡天祿,他們的任務是南下與南詔國的水師會合,然後過滿剌加海峽,執行巡航任務。
沿途會有商船跟著,給他們提供保護。
當然,商船是需要給保護費的,雖然明麵上不叫保護費,但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水師與海商的默契,也是水師官兵的外快來源。
畢竟常年都在海上風吹日曬,總要多賺點吧!
返航的時候,他們會護送另一批商船,這批商船攜帶著各種商品,但更多的是各種礦產。
殖民的風還是吹進了大明。
明麵上,大明已經停止了擴張,沒有再動用正規軍攻城掠地。
畢竟大明是禮儀之邦,豈能跟強盜一樣。
所以對外殖民的是官紳階層,是水師官兵的親戚族人。
他們在外麵搶地盤,殺人放火。
挖掘金銀銅鐵等各種礦產,簡單冶煉之後用船送回大明,賺取利潤。
背靠的就是水師,和大明的官紳階層。
若是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水師就會出手,理由就是對方殺害大明百姓,大明水師是在報仇。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明麵上的疆域沒有擴張,但民間卻是占據了不少地盤。
按照他們的想法,等到經營的差不多了,就請求大明朝廷冊封,設立宣慰司。
就像當初的舊港宣慰司一樣。
對於大明的官紳來說,若是在大明混不下去了,起碼在海外還有一條退路。
按照最差的情況來想,若是被皇帝抄家滅族,起碼在海外還有一支血脈,不至於斷子絕孫。
多年下來,水師官兵和在海外經營的官紳已經利益捆綁了。
官紳負責大明境內的關係,水師負責在海外保駕護航。
像這種秘密,自然不會傳到朝堂上,也不會傳到皇帝的耳中。
……
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楊軒終於踏上了南詔國的國土。
下船之前,楊軒便已經換上了國使服裝。
隨後便在南詔國禮部官員的迎接下前往都城。
水師官兵會在此進行休整補給,然後和南詔國的水師組成聯合艦隊出海巡航。
南詔國這邊位於赤道附近,雖然還沒有步入夏季,但天氣已經異常酷熱了。
迎接楊軒這大明國使的南詔國禮部尚書衣服已經被汗水打濕了。
楊軒坐在馬車裡,一邊走一邊觀看這邊的風土人情。
這邊因為氣候的原因,馬車也不是像大明那邊封閉的,差不多是隻有一個頂,其餘四麵都是空的。
這也就方便了楊軒觀察。
可以看到,街上的百姓腳上隻是穿了一雙拖鞋,上衣也是敞開的。
幾乎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一把扇子。
這裡的百姓也都是黃皮膚黑頭發,因為這邊太過炎熱的原因,他們的皮膚是要比大明的百姓黑一點的。
楊軒能聽到,他們交流的時候,說的話都是漢話。
百年來,當地土人很多已經被同化了。
畢竟已經過去好幾代人了。
不管是模樣,服裝,語言,幾乎都和大明一樣。
隻是因為所處地理位置的原因,百姓的服裝是做了改變的,目的也是為了適應炎熱的環境。
南詔國的都城就建立在蘇門答臘島,這裡臨近滿剌加海峽,而滿剌加海峽又是交通要道。
屬於是國門的位置。
小老三當初定都這裡,或許是因為受了朱老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