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天子守國門的理念。
來往的路上,楊軒還看到了來自西方的商人,這裡的商人比大明多。
或許是因為很多商品就能在這裡買到吧!
總之蘇門答臘島可以說是大明與西方通商的中轉站。
每年光是收稅,南詔國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楊軒在南詔國禮部尚書聞和泰的陪同下,第二天進入了都城。
南詔國朝堂上一半以上高官的祖上都是曾經跟著小老三下南洋的,他們和王室是一體的。
之前為了平衡朝堂,提拔了不少當地土人出身的官員,結果引發了叛亂。
自那之後,便減少了土人出身的官員。
由此可見,完全同化,徹底融合,還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
進入南詔國都城之後,見到的西方番邦之人更多了。
楊軒聽到有的番邦之人,漢話說的賊溜。
這一看就是在南詔國生活了許多年了。
對於這類人,楊軒是警惕的。
漢話說的這麼溜,那麼對於中華文化的了解肯定也不淺。
在前往驛館的路上,楊軒還看見了傳教士。
果然,不僅僅是大明,還有南詔國,都是西方國家的目標。
畢竟南詔國和大明同宗同源,南詔國的文化技術也都是來自於大明。
相比於從大明獲取技術的難度,南詔國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從南詔國這裡逃走的話也方便。
隻要出了海,就很難找到了。
將楊軒在驛館安置好之後,聞和泰便告辭去王宮彙報去了。
楊軒簡單休息了一會兒,便找來一個小吏讓對方帶著自己在都城內閒逛起來。
體驗這裡的風土人情和美食。
香蕉、菠蘿、椰子、生醃等等。
在這期間,楊軒還發現,大明的銀元和銅元在這裡是深受歡迎的。
銀元和銅元的購買力比在大明還高。
楊軒簡單一想,便明白了緣由。
銀元和銅元的製作技術隻有大明擁有。
雖然這裡也流通著南詔國自己造的銀元和銅元,但由於技術的原因,質量上是比不過大明的。
而且還有假幣,含銀量含銅量不一,百姓無形之間便會吃虧。
相比於南詔國自己造的貨幣,大明的銀元和銅元就穩定多了,質量好,難以被偽造。
隻是因為流通的少,所以購買力高。
楊軒轉念一想,若是從大明倒騰銀元到南詔國,也是能賺錢的。
他忽然想起,有一次和朱祐樘閒聊的時候,說起過。
南詔國在向大明朝貢的時候,大明會賜予南詔國一定的免費兌換額度。
尋常兌換是有手續費的。
雖然是免費兌換,大明也不會吃虧。
因為一塊銀元的含銀量是比一兩白銀的含銀量低的,免費兌換,大明也是有的賺的,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僅僅一個銀元兌換業務,每年都能給大明帶來大量的財富。
銀元的精美在世界範圍內都深受歡迎,有著朝世界貨幣轉化的趨勢。
楊軒打算後麵再到其他國家看看,銀元真的變成世界貨幣的話,那麼就得寫信給朱厚照加強防偽了。
若是有國家仿造大明的銀元,那麼大明就可以以擾亂國際市場,侵犯大明鑄幣權的理由征討,索要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