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我看看國使大印嗎?”總督衙門,王忬看著楊軒道。
“自無不可!”楊軒點點頭,將國使大印遞給王忬。
後者接過,檢查了一番,也覺得這國使大印是真的。
因為這國使大印可不是那麼容易偽造的。
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大印就是上一任國使的。
王忬熱情的招待了楊軒,期間和俞大猷一樣試探楊軒的底細。
對此,楊軒還是那一套說辭。
沒有新的收獲,王忬也不惱,是真是假,日後自有分曉。
於是便安排楊軒下去休息去了。
而王忬則決定將這一切都上報給皇帝。
次日,王忬詢問了楊軒的打算,後者表示自己現在也沒有去處,就留下來和他們一起對付倭寇吧!
得知楊軒的打算,王忬很開心,這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原本他還打算如果楊軒不願意的話,那他就想辦法把他留下來,現在好了,倒是不用費心了。
同樣,楊軒也很滿意。
王忬接觸的層麵更高,所知道的東西比俞大猷更多。
從王忬這裡,楊軒又知道了不少事情。
得知夏言被陷害至死,他感到一陣可惜。
相反,對於嚴嵩父子的所作所為他很憤怒,但更讓他憤怒的是朱厚熜這個皇帝。
壬寅宮變之前,還可圈可點。
但壬寅宮變之後,這家夥就好像徹底擺爛了。
距今已經十年不上朝了,深居西苑,煉丹修道,任用奸臣,禍亂天下。
楊軒倒是想問問,這天下在他朱厚熜的眼裡算是什麼?
他並不否認朱厚熜的能力,但就是這個態度,讓楊軒很不喜歡。
但有一點楊軒可以肯定,這家夥內心軟弱,很怕死。
或許在剛剛繼位的時候,他心懷壯誌,想要乾一番大事業,但隨著經曆的事情變多,他開始變了。
果然啊,時間是會改變一個人的。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如果,朱厚熜死在了那次宮變,或許情況會不一樣吧!
但又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當時的太子還很年幼。
主少國疑,皇權必然會旁落,致使臣權做大。
到時候,長大的皇帝要麼收回權力,要麼死在權力鬥爭之中。
楊軒搖搖頭,他現在了解到的還是太少了。
於是他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倭寇之患上麵。
而隨著他的加入,明軍與倭寇的戰鬥從無敗績,倭寇損失慘重,已經不敢上岸了。
而這,隻是短短一個多月的戰績。
……
京師。
西苑。
朱厚熜收到了王忬的折子。
看完後,他並沒有急著作出批示,而是沉默了下來。
“他回來了?”
這一瞬間,朱厚熜的腦海中冒出了許多念頭。
他是知道楊軒的身份和秘密的,堂兄臨終之前告訴了他。
王忬的折子上說的很明白,上一任國使的繼任者是一個叫楊軒的年輕人,看起來隻有二十多歲。
如果朱厚熜沒有記錯的話,當初楊軒離開大明出使海外的時候,也是二十多歲的外表,現在已經過去四十餘年了,他還那麼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