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搜集到的情報越來越多,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西伯利亞人南下入侵和當初北逃的女真人有脫不開的關係。
不過,還不待大明朝廷有動作,一則噩耗便傳了出來。
隆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朱載坖駕崩於乾清宮。
不管是在原來的時空中,還是在這個時空中,他這個皇帝都沒什麼存在感。
當然,比他還要沒有存在感的,還要數他的孫子。
朱載坖死後,葬於天壽山昭陵,諡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廟號穆宗。
六月初十,十歲的皇太子朱翊鈞正式即位,年號萬曆,改次年為萬曆元年。
不過,朱翊鈞的年紀太小了,無法親政,國家大權在高拱、張居正幾位大臣的手中,內廷的權力在司禮監大太監馮保手中,後宮則由兩宮太後共同把持,三方共同維持朝廷運轉,輔佐小皇帝。
現在,大明最需要的是穩定,主動北上進攻西伯利亞人的事隻能擱置下來。
而此時的楊軒早已經帶著船隊出海去建立基地去了。
這批人不摻和任何的政治鬥爭,隻傳承文化知識,鑽研科學。
而這些文化傳承,是楊軒準備留給未來的中華民族的。
未來的幾百年,中原大地並不平靜,遠走海外,就是希望這些傳承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
為此,楊軒做了好幾手的準備,在國內找地方藏下各種典籍,在海外建立基地,增加科學底蘊!
未來席卷整個世界的戰爭,中華民族是躲不過去的。
戰爭,會摧毀太多太多的東西了!
……
隆慶六年,朱載坖剛剛駕崩沒多久,高拱因為自己口無遮攔,被張居正看到機會,聯合馮保,朱翊鈞生母李太後趕下台。
張居正成為了首輔。
張居正是有大誌向的,曾經的攝政王楊軒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隻有大權在握,才能施展心中的抱負。
而現在,就是他的機會。
扳倒了高拱,他還有一個人對付,那就是海瑞。
海瑞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比茅坑裡的石頭還硬,海瑞留在京師的話,會給他造成極大的掣肘。
張居正已經收到消息,太師楊軒已經不在大明了,海瑞的靠山沒了。
對付海瑞,不能像對付其他人一樣。
張居正選擇將海瑞架起來,以大義逼迫他離開京師。
以江南是大明的財富重地需要有重臣看著為由,將海瑞調去了金陵。
讓海瑞去金陵,是張居正深思熟慮的結果。
江南確實是大明的財富重地,商稅、關稅等。
為確保稅收能夠正常收上來,以及維持好江南的穩定,海瑞算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了。
他不會同流合汙,逃稅漏稅之人他也不會放過,每年的稅收任務他都能夠完成。
張居正要實現抱負,朝廷要運轉,是離不開錢財的。
而且現在正是主少國疑的時候,江南是一定要穩定的。
所以,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大局,海瑞都是張居正看來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這樣安排海瑞,就算太師楊軒回來,張居正也能解釋。
反正他要的,隻是讓海瑞離開京師,不要掣肘自己。
張居正以六科控製六部,又以內閣控製六科,對於各級官員,都製定了嚴格的考核。
能者上,庸者下!
朝廷的運轉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