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和李太後,司禮監馮保組成同盟,完成了對大權的控製。
到這一步,張居正終於可以實施他的抱負了。
因為他看到了常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心裡有一種危機感。
算算時間,大明立國已經有兩百年的時間了。
而縱觀曆朝曆代,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維持兩百年的繁榮。
大明屬於獨一份。
可在這繁榮的表象之下,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如今,雖然從表麵看不出什麼,大明的根係已經開始腐朽。
張居正研究曆朝曆代的興衰與滅亡,又仔細研究了大明這兩百年的曆史。
覺得大明這兩百年的繁榮,實在是不可思議。
雖然中間也出現過波動,但國力始終都沒有下降到某種程度。
他發現,在某些特殊的節點,總會有人出現改變大明的走向,從而使大明能夠一直維持繁榮。
而這,和一個人脫不開關係!
那便是故攝政王楊軒。
故攝政王雖然不在了,但他的傳人還在。
無論是弘治末年正德初期的楊軒,還是出現在嘉靖時期的楊軒,他們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
按照世宗皇帝原本的做派,從嘉靖中後期開始,大明的朝局便會開始糜爛。
可現在,卻依然能夠維持一種繁榮,實在是奇特。
不過,繁榮隻是表象。
大明的病根依然在。
太師楊軒隻是下猛藥,讓大明看起來變得健康。
等到某一個時刻,病根爆發,大明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快速崩塌。
張居正不知道那一天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他不想那一天出現。
他想要改變這一切。
是的,他想給大明治病,解決大明的病根!
所以,他在掌權之後,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他參考了故攝政王施行的成化新政,並根據大明如今的國情做出改變,加入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來,故攝政王的改革不夠徹底。
當然,他也能夠理解。
畢竟當時的故攝政王已經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了。
從他內心來講,他是很佩服故攝政王的。
或許,當初的故攝政王也看出了大明的病根,但他沒有時間了,隻能做到那種程度。
好在,掌權後的憲宗皇帝沒有廢除成化新政,並堅定不移的執行了下去。
張居正也希望自己的學生朱翊鈞在將來親政之後,能夠將他的改革繼續下去。
但,未來的事,誰又能說的準呢?
他現在隻能做好眼前的事。
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不做一定不會成功!
張居正意誌堅定,無論是誰,都阻止不了他改革給大明治病。
……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