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有個愛好——做木工。
在做木工的時候,朱由校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一些事情。
麵對如今危如累卵的大明,他並不想坐以待斃,他也在嘗試著努力,但也隻能勉強維持當前的局勢。
稅收不上來,他就把魏忠賢這些鷹犬派出去搞錢,勉強維持住了北方的戰線,沒有讓西伯利亞人突破邊境,進入大明內部來。
朝堂上,他也覺得無人可用。
哪些人忠君體國,又有哪些人是表麵忠心,實則一肚子的醃臢算計,這些都難以分辨。
朝堂上東林黨閹黨鬥爭嚴重,為壓製東林黨,朱由校重用魏忠賢,東林黨人遭到了魏忠賢殘酷的迫害。
東林黨人不是什麼好人,魏忠賢也不是什麼好人,雙方不過是狗咬狗。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其中沒有忠臣,但大勢之中,他們又能改變什麼呢?
朱由校獨身於閹黨與東林黨的鬥爭之外,暗中默默培養著自己的勢力,等待時機。
然而,朱由校的動作似乎還是被發現了,天啟五年,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在西苑乘船遊玩,不幸落水。
雖然最後撿了一條命,但這之後,朱由校的身體越來越差,國家大事也基本上是由閹黨所掌控。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朱由校還沒來得及做些什麼,就結束了。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
在位僅僅七年,也沒有留下個一兒半女,所生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
如果他不是皇帝的話,或許是一個技術優秀的木匠,可惜他是皇帝,這是他的不幸,也是大明的不幸。
在治理國家方麵,朱由校遠不如他的祖宗,但有一點他和自己的祖宗很像,那就是對自己的結發妻子很好。
史書也有記載他們的夫妻情深。
相比於傳統的昏君,朱由校的身上,還是有那麼一點的閃光點的。
如,封賞及時,論功嚴明,體恤周全。
這些政策有效的激勵了將士們,使得能夠迅速平定民間的起義和叛亂。
將敵人阻攔在國門之外。
根據後世學者推測,朱由校在軍餉方麵的支出應該不少於一千二百九十萬五千銀元。
要知道,他在位的時間僅僅七年,朝廷的財政收入已經出現了赤字,他還能擠出這麼多錢用在軍隊上,這就是他與傳統昏君不同的地方。
當然,這並不能掩蓋他的錯誤。
逝者已逝,說再多也沒什麼用。
其死後葬於天壽山德陵,諡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
熹宗,根據《諡法》,“熹”原意為“有功安人”,表麵屬褒義,但其在位期間的作為,使朝政腐敗,故廟號雖用“熹”字,實則暗諷其“嬉戲誤國”。
朱由校由於沒有兒子,隻能遵循“兄終弟及”原則,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
但在所有的弟弟中,隻有五弟朱由檢和他關係親近,因為兩人都是早早沒了母親,由西李照管長大。
天啟七年八月十一日,朱由校預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便將五弟信王朱由檢召進宮,說出了那句名言“吾弟當為饒舜”!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檢於皇極殿即皇帝位,年號崇禎。
由於朱由校的雞血打的有些猛,朱由檢想要乾一番大事業,實現中興的偉業。
他即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鏟除魏忠賢以及依附魏忠賢的閹黨集團。
但可惜的是,他鏟除了魏忠賢,卻沒準備好繼任者。
魏忠賢是錢袋子,沒了錢袋子,朱由檢最終要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