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玉米逐漸成熟。
九月上旬,玉米收獲完畢。
糧草充足,後勤資源充沛,也到了該發兵的時候了。
楊軒和朱慈烺聯袂來到軍營之中,給將士們做最後的動員和打氣。
這種事情,楊軒不會親自上場,全權交給了朱慈烺。
一個皇帝,不會畫大餅,算什麼皇帝?
在朱慈烺給將士們做動員的時候,楊軒將洪承疇和吳三桂叫到了身邊。
“太師!”
“此次出征,你們的肩上的擔子可不小。”楊軒看著兩人。
“請太師放心,此次我等一定殲滅賊子李自成。”吳三桂道。
“我想你們可能誤會了,此戰不以殲滅李自成為主要目標,你們的主要目標是收複失地,打通河西走廊,和西域重新連接起來。”
“同時防備西伯利亞人趁機南下越過長城入關劫掠!”
“至於李自成,把他往南方趕就行了!”
二人聞言,愣了一下,但隨即便齊齊領命。
楊軒的目的是什麼,他們不需要知道,隻需要執行命令就好了。
“是。”
“嗯,後勤方麵你們不用擔心,我已經招募了二十萬民夫保障大軍的後勤,保證你們打到哪裡,糧草就能送到哪裡!”楊軒認真道。
聽到這話,洪承疇和吳三桂的臉上露出喜色。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隻要後勤跟得上,那前線的將士們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是,我等定不負太師的期望!”
“不,是不辜負大明!”
“是,我等定不負大明!”
“嗯。”
……
動員結束,軍營中也進行了一場流水席,所有將士都吃的飽飽的。
馬上就要踏上征程了,或許這一頓就是很多人吃的最後一頓飽飯了。
次日一早,洪承疇和吳三桂他們便率領大軍開拔了。
此戰,以洪承疇為大將軍,吳三桂為副將軍。
發兵八萬,對外號稱十萬。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將士們走在路上,還真有精銳的樣子。
他們欠缺的,隻是一場實戰。
此戰過後,活下來的就是真正的精銳了。
一個月後,大軍抵達了潼關,潼關現在是李自成的人把守著,看著浩浩蕩蕩來襲的大明軍隊,潼關守將嚴陣以待。
潼關的位置很關鍵,拿下了潼關,關中也就暴露了出來。
所以李自成在得知大明發兵之後,立馬給潼關增兵。
現在潼關有三萬多的大軍。
看起來人數是不少,但這些人都是李自成後來招募的,缺少訓練,裝備也不齊全,戰鬥力根本無法與明軍相比。
京師一戰,李自成丟了太多的東西了。
幾個月的時間,還恢複不過來。
彆看李自成招了不少大軍,那隻是聽起來唬人。
他的生產建設能力,可比不過朝廷,手裡的人才也沒有朝廷多。
他們的破壞性是遠大於建設的。
明軍兵臨城下,沒有停頓,直接擺開陣仗,對潼關炮火覆蓋。
新軍雖然還叫三大營,但火器裝備的比例提升了許多,無論是三千營還是五軍營,都裝備了不少火器。
戚繼光曾經創建了一種龍騎兵,就是給騎兵裝備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