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進去的,都是金融機構,還好說,可他們大多都是抱了發財夢想的普通老百姓。就算是金融機構,最終也會把自己的損失,轉化到老百姓身上。
最終,他坑害的,也是普通百姓。這就是他心裡忐忑不安的原因。良心有點受譴責。
他最終會這樣開導自己活該,誰讓你們相信天上掉餡餅,跑來投機取巧呢?賠了也活該!
雖然嘴裡這樣說,心裡有時候還是會哀歎這個世界,這種方式,就不應該存在於世上。
但上麵這位大佬的崛起之路,就正確嗎?
人活著,就隻是為掙錢而活著,就應該為掙錢而不講良心,不擇手段嗎?
這個組織裡的大部分大佬,基本都是這個情況。
而且,他設法搞到了他們開會時的幾段錄音。
他們開會,也是有規矩的,不許錄音,不許記錄,會後不得外傳開會內容。
但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他還是搞到了錄音。
從錄音裡,他聽出了他們聚在一起,不僅僅是互通有無,抱團取暖的意思,他們還互相交流發財手段。而這些手段,不見得每一個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曝光於眾。
他忽然就猶豫了,他該不該加入這個“華山論劍”?
在研究資料的過程中,他又發現一個問題,這個組織裡麵,缺少了幾位頂級的網絡科技界的大佬。
興許是現在他們資產不夠,還沒有達到入會的門檻?
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這個設想。因為沒加入的這幾個人裡麵,現在至少有兩位大佬,已經是頂尖的富豪了。
他們為什麼不加入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加入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加入。
但是,他卻沒有了當初的熱情,那個會議上發言的報告,也失去了搞下去的動力。他都打算把這個報告交給趙海濤,讓他組織人來代他完成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牛導鬨脾氣回家了。
鄭國霖乾脆就放下那個報告,開始關心影視這一塊了。
牛導的話,深深震撼了他。他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猶豫了。
開完會回來,他回自己的辦公室,坐在椅子上,閉眼思索了許久,決定不寫那個發言底稿了,他要在這個華山論劍上,來個即興發言。
你們愛讓入不讓入,不讓入我也沒什麼遺憾。
人活一輩子,最終什麼都帶不走。關鍵,還是看你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
如果這些大佬能夠理解他的話,和他一起努力,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加入進去,他求之不得。
如果不能說動他們,他們繼續把思想停留在如何發財,如何互相配合的老觀念上,不加入也罷。
這一年的十二月,鄭國霖飛南方一個秀麗如畫的城市,進駐這城市最漂亮的旅遊景區的一個度假彆墅,準備列席“華山論劍”。
這是“華山論劍”今年第二次舉辦活動。
第一次是在今年的春末,邀請國內幾位著名經濟學家,一起預測今年的經濟形勢,並共同研讀春天種花家的大會公報,吃透方針政策。
依舊是不錄音,不記錄,不邀請領導,不對外宣傳。
那時候,鄭國霖還沒有資格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