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兗州聯軍
劉泰自然知道,自己說什麼兩儀八卦六十四卦全部都在胡吹。
兩儀自己所說的陰陽二氣的能量,那就可控核聚變與可控黑洞能量場。
葛洪要是能捏出來,那這本書就不應該歸類曆史類,而應該歸類到神話類了。
至於所謂八道程序,在劉泰的理解中,應該是燃燒,催化,電解,可控零度等一係列需要高科技技術進行配合的反應過程,以及所對應的反應條件。
然後是六十四種基礎材料,肯定是衝著周期表去的。
自己能拿得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但問題是自己怎麼樣去解釋上麵的每一種物質呢?
這一切問題,在這個時代能解決的也就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葛洪。
這個幾乎算是華夏曆史的最早的化學家,劉泰需要他的天賦,他的才情,他這輩的努力,把華夏體係的元素周期表給弄出來。
自己的鋼鐵發展更需要這種最具有才情的材料學與基礎理論的科學家去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發展的科技理論。
隨著時間的流失,如果華夏跨越帝製,那自然會發現自己與葛洪兩人留下來的這所謂飛升金丹背後所隱藏著的財富。
跟這種人交手,絕不可以讓對方占儘地利與人和。
divcass=”ntentadv”若我現在與之交手,就怕吃個小虧,反而折損了自己的士氣!”
“祖逖?”劉泰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隱約應該是魏晉南北朝很重要的人。
就好像是自己這次跟苟晞交手,是苟晞正麵不如自己嗎?不是的。
若河水結冰,王浚就能發揮出足夠數量優勢,南皮城能不能抗下來就要看軍隊意誌了!”
但自己曆史的確是垃圾,對這人具體是什麼作用有些想不起來了。
在於藥看來,仁慈是劉泰的最大特點,隻不過這一種仁慈並不像劉泰為了政治作秀而表現出來的仁慈,希望彆人傳唱仁慈之名。
劉泰也清楚,王桑其實也算是世家子弟,隻不過相對於自己的叔父王彌來說,王桑更算是旁係。
正是劉泰這種對待下屬把下屬真正當做人的態度,反而讓將士們很信服劉泰。
反正葛洪想要尋找到全部的六十四種基礎元素,反正這輩子是彆想了。
“不是北方的事!而是南方!”於藥看著劉泰道,“是南方出現了一個叫做祖逖的人,在兗州境內招兵買馬呼朋引伴,被他召起了一群烏合之眾。
因為在於藥看來,劉泰出馬這不是砍瓜切菜,哪裡還需要這般小心翼翼。
“嗯!”劉泰點點頭,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劉泰知道,自己給葛洪挖了一個坑,需要葛洪這輩子去填坑。
甚至有人偷偷的拉著自己的兵馬調度到了後麵,跑著跑著,然後就跑回去了。
可以說隻要王浚這道關卡過去,東萊王氏的複興就在眼前了,王桑又怎麼可能不努力呢。
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幾個是因為軍令狀死的,事實上當一隻軍隊需要立下軍令狀時就表明了不能再錯的態度。
若他們還敢來,那自然有幾把刷子,接下來便安排好將士們做好防守工作。
“凡是統兵之時,麵對自己不熟悉的對手,就應該要小心再小心。
“將軍不對付這些家夥嗎?”於藥聽到了劉泰的話,卻是有幾分的意外。
相反跟著劉泰身邊的久了,將領都能感受到劉泰對待自己等人隱藏在軍令下的仁慈。比
如對士卒的關懷,不得對士卒進行打罵,比如一般不鼓勵將領下軍令狀。
而這時候於藥向劉泰快步走過來,開口道:“啟稟郡公出大事了。”
“得令!”於藥聽到了劉泰的話,卻是果斷應答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於藥聽到劉泰的話不由鬆了一口氣,從苟晞起兵到現在苟晞被擊潰,這來回時間有一個月嗎?沒完全沒有啊!現在有劉泰在身邊於藥表示自己信心爆棚。
本來軍令狀在軍中來說是最常見的號令,但劉泰就不怎麼讓將領立下軍令狀。
同時,如果後世出了嘉靖一樣想要煉丹飛升的皇帝,那自己留下來的這丹方,更能讓他們在無形間推動華夏科技的發展。
一時之間整個兗州為之一靜,因為他們沒有想到劉泰這麼凶殘,這麼短時間,居然把苟晞打得全軍覆沒,隻有苟晞運氣好跑了。
一些元素根本就不會以單質存在世界,一些是完全不跟其他元素反應的惰性元素等等。
“不知道,但肯定不弱,我對沒把握快速打贏的仗沒興趣!”劉泰坦然對於藥道,
“如果有支騎兵,我說不定願意闖營試一試,但我現在手上的軍隊以步兵為主,還有苟晞手下這麼多俘虜需要處理,沒必要在這時候去賭一賭!”
而王浚若也能這麼短的時間突破王桑與褚翜一手搭建的防禦體係,那劉泰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誰做了叛徒,打開南皮的城門,不戰而降的向王浚投降了。
劉泰帶著幾分的唏噓說道,“我們需要快點回去了。
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打的,完全沒有人理解,畢竟明明苟晞也是很厲害的啊,怎麼就敗得這般一塌糊塗呢!
“不知道哪來的無名小卒,以為集合一群烏合之眾就能對付泰山郡,也太小看我們了!”
劉泰對於藥道,“如今麵對祖逖,他能看準時機以討伐我的名義整合兗州勢力,便說明此人大局觀優秀,決斷力非凡。
隻不過,劉泰很清楚,這絕對是非常漫長的事情,也許算是一個需要傳承千年的計劃。
劉泰是真不擔心泰山郡,因為泰山郡的將士們是最早一批享受到均田製的戰士,更有著《漢書》的精神洗禮。
“這人這麼厲害?”於藥聽到劉泰的話,多少有幾分難以置信。
“發生了什麼事?”劉泰看著於藥,皺眉道,“王浚突破了南皮城的防線了?”
逖德薄才淺,機緣巧合做了這首領,此次進軍泰山郡,自知不是去求生,而是去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