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郡主!
江兒根本不等梁烈有任何可以反對的機會,在得了洛錦繡允許之後,拉著梁烈的袖子就走。梁烈想要甩開,可看著一臉歡喜的江兒卻又狠不下心。
瞧著梁烈被半推半就的離開,新月搖頭道“梁統領這扭捏的樣子,還真是比不上那江兒姑娘乾脆呢!”
雲朵也是點頭,道“那江兒姑娘不嫌棄梁統領已經是大的運氣了,也不知道梁統領在猶豫什麼。”
到這兒,雲朵湊近洛錦繡,低聲問“郡主,您會不會梁統領嫌棄江兒姑娘的出身啊?”
洛錦繡沒有回答,新月卻是搖頭道“不可能,梁統領也不是市儈是人,如是真嫌棄,早就把人打發了。更何況衍香閣又不是勾欄院子,隻要贖了身都是良家子。”
“好了,我們進去!”洛錦繡見兩個丫鬟似乎道興頭上,便打斷道。
正帶著校場中親衛和護衛訓練的李彪早早就聽洛錦繡已經來了校場,久久不見人,便出門來看。見洛錦繡正翻身下馬,便立即上前。“郡主。”
李彪左右看了看,問道“梁烈呢?”
“我讓他送江兒姑娘回去了。”洛錦繡將韁繩交給一旁的新月,和李彪並排最近校場。
李彪聽罷大聲笑道“還是郡主有法子,那個江兒姑娘幾乎是日日來尋,不是帶吃的就是帶衣裳的。那樣一個嬌滴滴的大姑娘站在校場門口,彆提多紮眼了。”
“的確不太方便,以後江兒姑娘再來,就勸她回去。好生明緣由,莫讓人家多想。”洛錦繡道。“至於梁統領,日後經常去看看江兒姑娘。雖自贖是她自己的意願,但畢竟也是為了他。一個嬌弱女子獨身住著,怕是會引來一些渾人。”
“好,屬下知道了。”李彪憋著笑。自家郡主這明明就是同意了,梁烈一個男人,經常去照看人家大姑娘,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彆人這家姑娘已經有人瞧上了麼?
走進大帳,洛錦繡坐在主位上。“李彪,你在護衛中選二十人,這次隨我一同下江南。”
“江南?”李彪一愣,忙道“郡主,您和景王殿下的婚期快要到了,這個時候離京,不太合適?老爺知道嗎?”
“不是還有半年嗎?”洛錦繡道。“何況這個時候去江南正合適。”
“那老爺那兒……”李彪也是想去,可這個時候出京的確不太合適。
洛錦繡鳳眼一瞪,不滿道“以往本郡主出京也不是次次都需要向父親明,你若是不想去,那本郡主隻好換彆人了。”
見洛錦繡生氣,李彪忙搖頭道“去!怎麼不去?郡主出京何時少了屬下啊?”
郡主擺明是走定了,勸是勸不住,還不如跟著呢!如是惹急了不帶他,萬一有個什麼,他怎麼向老爺交代?這次郡主隻帶二十人,看來也僅僅是去遊玩。李彪左右想了想,將護衛中身手最好的二十人選定。至於宋國公那裡,還真不能瞞著。
“錦兒想出去看看,那就去!不過帶著二十人還是少了些,讓梁烈帶一隊跟上。”洛文昭得了李彪的稟報之後,想了想道。
李彪抱拳領命。梁烈在得了消息之後,雖是也想隨著去,但身為親衛統領必須得跟在國公爺身邊。
洛錦繡心知李彪定會將事情告訴父親,但卻是沒有想到竟是會給她在送來五十個親衛。好!雖然隻是想在江南遊玩一番,所以才少帶些人,可爹爹既然將人送來,那也是沒有辦法。
兩日後清晨,京都東城門當值城衛打著哈欠,正打算開城門,便聽見不遠處想起一陣馬蹄聲,正漸漸往他們這邊而來。
“這大清早的,怎麼有馬隊?”當值城衛隊長心生警惕,抬頭向城門上守衛喊道“可是看清是什麼人?”
其中一個守衛看著越來越近的隊伍,待看清領頭的李彪,便忙高聲道“是、是郡主,是郡主來了。”
城衛隊長大叫一聲“娘嘞!怎麼郡主突然來了……快!快!快!快開城門……”
城樓上守衛也忙朝著城門外聚集的人群高喊“有馬隊出城,行人避讓!有馬隊出城,行人避讓!”
好在一行前來的速度並不快,馬隊中間還有一架車攆。待到一行走到城門處,當值城衛早已立於城門兩側,抱拳行禮。
城衛隊長見到那車攆的製式,明明就是酈城郡主的。想著以往郡主去‘打獵’很少坐車攆,而今出東門想來也不是去酈城。心頭好奇,卻也是不敢上前去問。瞧著隊伍走出城門,逐漸走遠,城衛隊長嘖嘖道“這次怎麼帶著車駕?”
身旁的兵士湊上前來,問道“隊長,這都快兩年了,郡主除了去酈城之外,可就再沒出過城,不是這快要成親了嗎?怎得又帶著人出去了?”
那隊長伸手拍了一下那兵士頭上的鐵盔,道“貴人的事,怎麼管那麼多乾嘛?”
尚朝·江南永州城
一座茶樓之上,二樓臨街靠窗的包房內,兩個麵容俊俏的公子正對麵而坐,品茶話。
“這一年多,殿下來往江南各州郡數次,如今眼看著婚期將至,陛下應該也會讓殿下您休息休息了。”姚若道。
“即便是婚期將至,大多也都是禮部在準備,我府裡也有胡管事打理,我去了也是無用。”封羿無所謂道。
姚若卻是不然。“你在京城的確是做不了什麼,可也得經常和你未來的老丈人和大舅哥聯絡聯絡啊!不然他們還以為你不重視這個婚事,萬一變卦了可怎麼是好?”
封羿頓了頓,本想若不是錦兒願意,不然這婚事早就不成了,但最後他還是輕輕搖了搖頭,道“宋國公不是那種人。”
忽然,姚若像是從窗外看到什麼似得,麵上一愣,又轉頭問封羿。“我殿下,郡主可否知曉您這次來江南的事情?”
封羿不解的搖了搖頭,道“此次我是借口視察軍營才出來的,即便是宋國公知道,錦兒也不會……宋國公也不會特意告訴錦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