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
走夫人路線,把事情做擰巴了,李平並沒有意識到。
而且,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也很難用對與錯來評價,起碼李平又得到了一筆不小的賞賜,下結論熟輕熟重也還為時過早。
來襄陽的第三天,因為暫時沒什麼大事,隻是等著而已,李平決定去四處轉轉,畢竟來一趟不容易,對這個時代他仍然懷揣著很大的好奇。
昨日去樊城時,李平注意到靠樊城一側的江邊停靠著大量的大小船支,那些都是左良玉命人督造的新船,密密麻麻幾乎望不到頭,給了他很大的震撼。
不過因為當時趕路並沒有細看,今日他卻是想仔細去參觀一番,也算增加一些對這個時代水上力量的了解。
這次出行,他就沒有穿甲了,隻穿著一身威風凜凜的深色曳撒,也戴著黑色的大帽,腰間挎著一把雁翎刀。
胡忠山也沒有穿甲,而是穿著一身褐色的袍服;但賀柱子和四個警衛都穿著皮甲,安全和氣勢還是要有的。
騎馬出了襄陽城,到了江邊,李平才意識到他們需要自己找船過江。今天是私人活動,過江自然也就不會再有專門的船隻接送,而胡忠山也沒想到這茬。
現在再去找人安排又要耽擱太多時間,所以李平決定讓賀柱子就近雇一條船來。
結果賀柱子去了半天才回來稟報說這附近大些的船隻都是官宦、將軍們的私船,而商船是不停靠在這裡的,都隻靠在離這兒很遠的東邊碼頭上;若要借用官宦、將軍們的私船,得先去與人家管事的商議,這船上的人都做不得主;除此之外,就隻能雇漁民和擺渡船家們的小船了。
李平想了想,看著睛空萬裡,又沒有什麼風,船小些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於是決定就坐小船算了,再去找大船實在是太折騰了。
賀柱子很快在一個深入江水中的木棧橋處就找到了船,說是小船其實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小,它們比李平通常理解的那種隻能坐三四個人的小船卻要大上不少。李平瞎想,這也許是漢水寬闊,真正的小船用來跑擺渡實在是不合算吧!
這樣也好,馬匹在上麵應該也問題不大。本他還有些愁這三匹馬怎麼辦呢?(四個警衛沒有騎馬)
此時,這個江邊四處可見的破敗木棧橋下三兩並排的停著大概十來條船,棧橋上除了李平他們再無旁人,看上去很冷清。
走近時,李平注意到這些船上的船夫們基本都是老者和小孩,也有不少是婦女。看到李平他們,這些人都是一臉敬畏,也有少許的企盼。
等李平他們開始上船的時候,有十幾個穿得五花八門、拿著兵器的官兵從旁邊的路上突然來到了這木棧橋上。因為城外沿江的大路上一直有不少的官兵和饑民也在走動,所以最開始李平並沒有特彆留意這夥人。
這時,李平和胡忠山外加一匹馬剛上了一條小渡船,其他的人和馬則正在分乘其他幾條船。
那夥人看了看李平他們,稍微有些發愣,但很快就轉去另幾條沒有準備上客的船。
李平也沒當回事兒,想也是來雇船的吧。然而,很快,他卻聽到了混亂的喝斥與哀求聲,他伸脖去看,立刻就明白了大致的原委。
原來,那些個官兵以重金買魚鮮為名騙出了那幾個船夫們早上剛打到的兩條魚。拿了魚,官兵們卻根本沒打算付錢,還對船上一個有點姿色的婦人動起手腳來,船家們隻好苦苦哀求。
李平再看他們雇的這幾條船,船上的船夫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一臉悲涼的看著眼著的一幕,但無人上前,隻靜靜的看著。隻有李平船上的那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船夫眼睛裡滿是憤恨之色且有些蠢蠢欲動,而另一個扶擼的明顯佝僂的老頭船夫則隻是在那裡歎氣。
李平的心情一下子變得也很不好了,他有些火氣的跟還在碼頭上沒有上船的賀柱子道“賀助理,去,告訴他們,那個小娘的船我們也雇了,讓那船跟著我們。”
賀柱子聽完卻愣了神兒,被胡忠山罵了一句後,才匆忙答應,並跑了過去。兩個已經上了彆的船的偵察連戰士也急忙又跳上不高的棧橋跟了上去。
一陣鼓噪聲中,李平隱約聽見一個偵察連戰士剛硬的斥責聲,還有賀柱子報出的李平的遊擊名號聲,那夥官兵倒很快消停了,也沒再繼續鬨騰,隻拿著魚乖乖的走了。
像李平他們這樣都騎著馬、大半還穿著甲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閒之人,傻子也知道不應該與他們結怨,雖然他們沒坐大船、隻坐這等小船有些奇怪。
經過這番故事之後,李平他們的小船隊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