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兵家說,舉棋不定取穩重。[燃文書庫][][774][buy][]我們先穩住陣腳,再議不遲。”說罷,竇建德擺擺手,示意大家退下。
魏征繼續說道“夏王大軍雖說連戰連勝,士氣很高,但卻多日不得休息,將士們已經疲勞了。加上虎牢關地形,人多卻不能施展。夏王,一定要三思啊。”
竇建德皺眉,“這倒也是一個辦法。隻是,我們是洛陽的救命之兵,圍魏救趙,太過漫長吧?一旦洛陽失守,我們如何麵對世人?”
隻聽魏征侃侃而談“現在唐軍主力都在河南,關中空虛。我們不如北越黃河,從井陘攻擊關中,來一個圍魏救趙。長安一旦受到攻擊,李世民一定會回兵救援。這樣我們既可以救下洛陽,說不定還可以一舉拿下長安。”
“嗯?”竇建德疑惑。
“大王,我們不必強攻虎牢關。”這個聲音來自魏征。
“住口!”竇建德嗬斥道“如此輕敵,不知道驕兵必敗嗎?這是一場硬仗!”
一將軍說道“大王,我們乘勝前進,把這個虎牢關踏爛便是。”
竇建德展開地圖,“大家不要笑,這虎牢關,左是汜水,右有黃河,隻有中間一個峽穀,易守難攻,四千人也足夠了。”
眾人哄堂大笑。
竇建德哈哈一笑“四千人擋我十萬兵馬,太輕敵了吧?!”
“沒有發現後援部隊。”
竇建德問“有後援嗎?”
斥候說道“確實是李世民的軍隊,人數不足四千。”
竇建德說道“如果急行軍,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人數一定有限。”
一將軍說道“李世民剛剛還在洛陽,這麼快就到了虎牢,不會是疑兵之計吧?”
這時,斥候來報“稟大王,秦王李世民已經抵達虎牢關。”
夏軍大帳中,竇建德正襟危坐,“虎牢關隻有十裡了,大家好好休息,明日拿下虎牢關,洛陽就是一馬平川。”
三月二十五日,李世民進駐虎牢關,得知竇建德的大軍已經逼近虎牢關,當夜就研究敵情,製定作戰計劃。
李世民上馬,走了幾步,拉滿弓,向洛陽城射去一箭。
李元吉笑“放心,二哥!”
李世民轉身走了幾步,又回過頭說道“還有……照顧好你二嫂。”
兩人相視一笑。
“好。我也決不會讓竇建德過武牢關。”
李元吉嘿嘿一笑“二哥,我知道。放心,我決不會讓洛陽出來一個人。”
李世民走到李元吉麵前“四弟,我們兩個都不輕鬆。記住,隻圍勿戰。酒少喝,女人嘛……就暫時不要……嗯?這裡全靠你啦。”
深夜,李世民一身戎裝,披掛整齊。“帥”字旗降下,“齊”字旗升起。
“殿下有大唐的念頭,玄齡十分高興。”
李世民感慨“真不簡單。重用這樣的人才,不單是我們王府的事情,更是為了大唐的千秋偉業。”
“竇建德在河北深得人心,政策大都出自張玄素。”
“杜如晦也這樣說。那張玄素呢?”
房玄齡擺手,“我不敢攀比古人。不過,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殿下更急需的是治國人才啊。”
李世民並不同意,“不,你這一論,令我想起春秋時期的鮑叔牙。”
“如果隻選一人,殿下可以不選玄齡,但一定要選魏征。當初我們同在中子先生門下讀書,文為魏征第一,武為李靖第一,不論文武,都沒有玄齡。”
李世民亦笑,“哦?比玄齡怎樣?”
房玄齡笑了,“如果攻城略地,魏征最多算是中等;但要論治理天下,魏征是最高等的人才。”
“是個什麼樣的人?”
房玄齡點頭道“是的。”
李世民思索道“魏征?我聽說過,原來是李密的人吧?”
房玄齡說道“當然有啊,第一是魏征,第二是張玄素。”
中軍大帳,李世民在做著出發前的準備,他問房玄齡“你知道竇建德那邊,有什麼人才可以收攏?”
“我信你,每次……你都沒讓我失望。”
“放心吧!我一定會……平安的回來!”
李世民微微點頭,他知道,無論自己是勝是敗,無垢都不在乎,她在乎的,隻是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生命而已;自己又何嘗不是呢?刀光劍影、金戈鐵馬,在他看來,又怎能抵得上眼前女子的一顰一笑呢……
“我……等著你回來!”無垢聲音平和,這麼多年來,她早已習慣了這些。
當李世民走進臥帳,無垢已經了然一切。李世民望著她,竟是相顧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