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遵令!”
“由屈突通輔佐齊王,圍困洛陽!秦叔寶、程咬金、李世勣、侯君集,你們各選六百騎兵,尉遲敬德率領全部玄甲軍,今晚隨本帥趕往武牢關!”
李世民站起來“元帥令!”包括李元吉在內,所有人都站起。[燃文書庫][][774][buy][]
“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李世民斬釘截鐵地說。大唐王朝統一中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就在這句話中一錘定音。
“還是先解圍,才是萬全之策。”屈突通等人還在爭辯。
“可是,萬一兩麵夾擊?”
“竇建德新破孟海公,將士們都很驕狂,我軍占據虎牢,扼住了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險與我交戰,我消滅他便很容易。如果他狐疑不決,不敢向我進攻,那麼,二三十天內,王世充糧食吃完,將自行崩潰。我軍分在東都城下的兵力又可以抽調到東線去,在兵力和在氣勢上都將徹底壓倒竇建德。所以,我軍一舉殲滅兩大梟雄是很有把握的,就看我們如何行動了!”
“好,說得好!王世充肯定知道竇建德要來增援,但是他對竇建德的具體情況不如我們了解,所以我們采取截擊竇建德的方案,他一定會疑神疑鬼,不敢傾城而出。所以,現在的關鍵是及時趕到武牢關,扼住竇建德的咽喉,否則,我們真的是腹背受敵啊。”李世民愈說愈激昂,仿佛勝利就在眼前。
“這說一說倒是容易,但是做起來很有難度。第一,要保證王世充不會傾城而出;第二,要及時遏製竇建德的進軍。要做到穩操勝券,就必須要做到兵貴神速,出其不意;反之,就會造成我軍腹背受敵的局麵。”長孫無忌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好,正合我意!”李世民豪情激蕩。
杜如晦接著說道“另一路由秦王親率精銳進據武牢,以逸待勞,一定能擊潰竇建德。竇建德完了,王世充也就完了。一舉結束兩敵,豈不是上策嗎?”
李世民鼓勵的眼神,大家也都在傾聽。
記室薛收反對“王世充據守洛陽,府庫充實,所率領的士兵皆江淮精銳,眼下之患,隻是缺乏糧食罷了。如果讓竇建德到達洛陽,他們的糧食就夠了,兵力也就更強了。對於我們,則是要重新攻打洛陽了,大唐一統天下的偉業,也就遙遙無期了。所以,我們不如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困洛陽,另一路截擊竇建德。”曾經受業於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的薛收,見識畢竟不同常人。
李世民一雙深邃的眼睛看向眾人。
又是主張撤退,卻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聲。屈突通等連忙附和。
蕭禹打破沉默,首先說道“元帥已經下了軍令,敢言班師者斬。但是,竇建德的鋒銳,恐怕還是要避一下的,尤其他一路過來,都是勝仗,士氣很足。我們腹背受敵,不是求全之策。不如退保新安,等待敵方疲弊懈怠的時候,再圖進取。”
中軍大帳裡,眾將正襟危坐。李世民表情嚴肅地說道“現在,竇建德率十萬兵力,號稱三十萬,已經逼近黃河。諸位,眼下形勢,請大家暢所欲言。”
這天一早,李世民又一次接到竇建德的書信,信中要求唐軍退回潼關,歸還所侵占的鄭國土地,與夏國重修前好。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竇建德剛打敗了孟海公,即率十萬兵馬,號稱三十萬,水陸並進,伐舟運糧,增援王世充。唐軍麵臨腹背受敵的威脅!
東都洛陽仿佛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王世充站在城樓上望眼欲穿——你到底是要來救命啊,還是要來收屍啊?
當初,皇泰主將百姓遷入宮城,總共搬了三萬家,到現在所剩不到三千家。即使貴為鄭國的公卿,連糠稃都吃不飽。至於尚書郎以下的官員,弄到一點吃的都親自肩挑頭頂,其中不少人像普通百姓那樣挨餓死去。
長期缺乏補給的洛陽城終於陷入絕境。城中的糧食價格瘋狂上漲,絹一匹隻能換粟米三升,布一匹隻能換鹽一升,古董珍寶,賤如塵土。百姓將草根、樹葉全都吃光了,又把浮土放到水桶裡搖晃,將亂渣石子去掉後,用得到的細泥摻進一些碎米做成燒餅,吃下去的人無不生病,渾身浮腫,腳跟發軟,走上一百步便需要半個時辰。洛陽街頭到處可以看到屍體。
李淵回頭看了李建成一眼,搖搖頭“取天下,在此一舉啊!”
李建成道“如果長安失陷,我們晉陽起兵,豈不白做一場?陛下,既然洛陽久攻不下,我看……咱們還是撤兵吧。”
“嗯,”李淵點頭,“就這樣吧,繼續打下去,但願有轉機。江南那邊,我已命趙郡王為行軍總管,李靖為長史,拿下蕭銑,指日可待。洛陽方麵,就怕竇建德與王世充聯手,一旦聯手,秦王他們,恐怕抵擋不了。如果竇建德不與王世充聯手,自己西渡黃河,進軍關中,而我們又傾兵在外,一個在東,一個在南,關中空虛,我們也肯定抵擋不住。”
“秦王的意思是打下去。洛陽其實已是孤城,糧草斷絕,附近的州縣大部分已經攻克或者歸順,此時撤軍,前功儘棄。以後再打,等於重來,軍機瞬息萬變,也許攻克就在明日,這也說不定。”
兩儀殿內,李淵持杖踱著步子,“封德彝,你從洛陽來,秦王是要打下去的,你就說一說洛陽的情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