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竇建德就這樣推翻了一個文臣的“書生之見”和曹王後的“婦人之言”,聽從了眾將領的意見,也選擇了屬於他的命運。[燃文書庫][][774][buy][]
曹氏紅著眼圈,不敢再說話。
“軍國大事哪是你們女人懂得的!”竇建德怒氣未消,又瞪著眼睛斥責王後,“我跑這麼遠,是來救鄭國的;現在鄭國危在旦夕,如果我丟棄他們北上,是害怕敵人、背叛朋友的行為,我怎麼能這樣做呢?!”
“祭酒的計謀非常好,大王你為何不采用呢?”曹王後見狀,十分憂慮地對竇建德說,“大王您如果從滏口北上,乘唐國後方空虛,連營漸進,奪取山西,再聯合突厥軍隊一道西抄關中,大唐必定撤軍回救,東都之圍還怕解不了麼!如果屯兵在這裡,將士疲憊,物資耗光,要想取勝,還得等到啥時候呢?”
竇建德已經不勝其煩,令侍衛將淩敬強行扶了出去。
淩敬深知,這是關係到夏軍生死存亡的決策,一著不慎,將會全盤皆輸。便一再固爭,直至麵紅耳赤。
竇建德點點頭,覺得淩敬的建議太過理想化,不可取。他對淩敬說道“現在軍心正銳不可當,是天助我啊。一定要拿下虎牢關,我不信十萬人打不過幾千人。就算紙上談兵,也是十萬人打幾千人。”說罷,轉而與眾將領商量如何與唐軍決戰,以解東都之圍。
有一位將軍分析道“河東是李唐的發祥地,經營日久,根基牢固,又是抵禦突厥的軍事重鎮,皆有重兵布防,再加上糧草充足,豈能輕易拿下?再者,李世民肯定會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圍困洛陽,自己則親率主力北上,到時,我軍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有人則嘲諷道“書生的話不能聽,他們隻會紙上談兵。”
有人說道“淩敬一介書生,安知戰事?按照書生說的打仗,必敗無疑。”
在場的一些武將,也都意識到了此策的可行。但是這些日子,他們已經接受了王世充所派使者王琬、長孫安世所饋贈的大量金銀玉帛。受人錢財,就應替人消災。因此,就在竇建德正欲采納這一建議的緊要關頭,各位將領們紛紛說話,竭力阻撓。
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哭泣道“千萬使不得!洛陽危在旦夕,隻要過了虎牢關,洛陽之圍就可解除。”
“祭酒的話很有道理啊。”竇建德對身邊的曹王後說道,曹王後微笑著表示同意。
竇建德聽罷,覺得淩敬此計不失為上策,尤其是前兩點,是夏軍擺脫目前困境的最佳選擇。至於能否解洛陽之圍,則尚難料定。但對唐軍的全力圍攻洛陽,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牽製。
這時,國子祭酒淩敬向竇建德建議道“大王應該率全部兵力北渡黃河,攻取懷州、河陽,派大將防守在那裡,堵住後路跟來的追兵;然後擂鼓建旗,翻越太行,進入上黨,攻取汾、晉,再率主力直撲蒲津,威懾關中。”淩敬說到這裡,又分析道“這樣做有三利一是大軍北上,如入無人之境,取勝萬無一失;二是開拓疆土,招收新軍,勢力將越來越強;三是關中將受到我軍極大的威脅,將自動解開對東都的包圍,把主力回撤防禦我軍。依目前的形勢,沒有比這樣做更好的了。”
糧道被抄,將士思歸,軍心浮動,形勢急轉而下。一個小小的虎牢關,竟如銅牆鐵壁一般。一個多月來,竇建德被李世民擋在虎牢關外,始終無法前進半步,令他不勝焦躁。
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派王君廓率一千多輕騎偷襲夏軍的糧道,不但繳獲全部糧草和物資,還生擒了夏軍大將張青特。
原來,前一天的勝利令王世充大喜,便派出主力偷襲唐軍軍營,結果陷入了李元吉和屈突通設下的埋伏之中,被斬殺了八百多人,大將樂仁窻及一千多士兵均被俘虜。
“是,齊王殿下。”
“放心!”李元吉掄起長矛,“來人,保護好秦王妃!”
無垢點頭,“元吉,你也要小心啊。”
“來得正好!本王要他們有來無回。”李元吉帶上頭盔,“二嫂,你就在這待著,哪也不要去。”
隻不過須臾,一士兵慌慌張張跑進來,“報告齊王殿下,鄭軍來偷營了!”
李元吉的臉色很難看,“本王遵令就是,下去吧!”
“在下來傳達秦王殿下的帥令。元帥令,今後隻準圍困狙擊,不準主動出戰,違令者斬!”
“什麼事?”李元吉問道。
一軍官走進來,揖拜“中郎將崔誌平拜見齊王殿下!拜見秦王妃!”
突然,帳外傳來一個聲音“秦王帥令到!”
“放心吧,二嫂,我已經埋伏好了。王世充要敢來,我定要他碎屍萬段。”
“快去布置一下,王世充肯定會來偷營的。”
“我沒忘,二嫂。我不是想替二哥分擔一點嘛。”李元吉撓頭。
李元吉大帳內,無垢疾步而入,“元吉,二哥臨走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隻圍勿戰,你都忘了嗎?”
然而,洛陽方麵傳來的消息,卻不那麼令人樂觀。王世充獲知秦王李世民已經轉移到虎牢關,於四月十五日派騎將楊公卿、單雄信引兵出城約戰,李元吉手癢,要在二哥不在時建立奇功,不聽屈突通苦勸,率軍迎戰。結果被楊公卿、單雄信兩路夾攻,大敗而歸,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沙場。
自此,竇建德屯兵虎牢以東,不敢冒然輕進。就這樣,李世民把竇建德死死地擋在虎牢關外,一擋就是一個月。
竇建德心裡很清楚,自己率兵救洛陽,是為了避免唇亡齒寒之禍,但也不能為了王世充而賠掉自己這點老本。
竇建德看罷來信,臉色突變,“李世民名不虛傳啊!他叫我退兵。兵,我是不會退的。李世民拿下洛陽之後,下一個就是我們,所以,不能讓他拿下洛陽。三足鼎立,不能變成兩虎相爭。”
“大唐天兵攻取東都,掃蕩妖氛,殄滅豎凶,乃順天應民之舉。本與夏國無涉,且已知會閣下,不謂言之不預也。而閣下出爾反爾,違天意而逆大勢,助凶頑而抗義師,何昏聵不明若此?今孤僅出偏師,小試牛刀,無非令閣下略知利害耳。汝若識得事理,宜早班師,收兵回夏,不然將悔之莫及。”
竇建德拆開來信,隻見信中寫到
竇建德大帳中,一軍官走進來,“夏王,這是李世民派人送來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