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第二天,太極殿內,李淵看著群臣緩緩說道“王世充,前朝大臣,挾越王楊侗占據洛陽,自稱鄭王;竇建德,草莽造反,自稱夏王,割據河北。此次東征,兩人俱為我大唐擒獲,昨日東征軍返長安,獻兩人於我大唐太廟。諸位愛卿,你們看兩人該怎麼處置?”
裴寂首先說道“當然是斬首,以絕山東之後患。”
李淵聽後默默點頭,李世民說道“王世充心胸狹隘,河南人並不服他,而且,手下諸將也都背叛他,投降我大唐。這樣的人,斬首,不會引起河南人心動蕩。竇建德,雖出身農夫,但在河北深得人心,如果斬首,河北人心動蕩無疑,於大唐不利。”
李淵沉吟,李建成眼神複雜地注視著李世民。
大殿上一片寂靜,李淵看向李建成,“太子,你怎麼看?”
“我認為二人皆當斬。”李建成說完,魏征一驚,他是河北人,最了解河北的情況,他心裡是不主張殺竇建德的。
李淵持杖走到群臣中間,“朕以為,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王世充,是前朝貴族,貶為平民就可以了。竇建德是草寇出身,不可與王世充相比,斬首,正是警告天下,不可有草寇造反之心。如今大唐擁有天下,殺竇建德,有利天下安定。”
李世民趨前一步,說道“陛下,我還是覺得,殺竇建德,恐怕不妥……”
李淵擺擺手,“二郎啊,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明天朕就詔告天下。好了,散朝。”
李世民低頭不語,魏征看了他一眼,轉身離去。
回到家中,魏征的夫人問道“怎麼今天回來得這麼早?”
魏征喝了一口水,道“竇建德要被斬首了。陛下和太子主殺,而秦王反而不主殺。”
魏征夫人一邊忙著手裡的活計,一邊說道“沒想到,秦王還如此仁義,聽說,你瓦崗聚義的兄弟大都在秦王麾下,既然如此,你何不轉投秦王?”
魏征搖搖頭,“婦道人家,懂什麼!”
月光如水,灑在秦王府的後院裡,李世民表情憂鬱地走進院子,和站在門口的無垢對望一眼,他走近她,扶著她回到內室臥下,自己陷入了沉思。
“二哥,發生了什麼事嗎?”
李世民眸色幽暗,“竇建德……要被斬首了。”
無垢望著李世民,一言不發。
良久,李世民歎了口氣,道“當初在洛陽的時候,我許諾竇建德不死,可現在回到長安之後,我保不住他的命,言而無信。”
散朝之後,李世民又去見了父皇李淵,向其陳述,殺竇建德,河北人心會亂,甚至……有可能會激起河北的再次叛亂。河北曆來是最難收服的,我們不能不小心。
而李淵卻告訴他,取天下時,為穩住一方勢力,可以不殺之;而今得了天下,則正統最重要,人心是隨正統的。殺竇建德,也是警告天下人,出身卑微的人不可有造反之心。
無垢撐起身子,看著李世民,“父親去世後,舅舅收留了我們。舅舅家是渤海大姓,但是連年征戰,也沒落了。雖說是舅舅,到底是寄人籬下,我在舅舅家學會了做人的規矩,家貧規矩在。舅舅滿腹詩書,教我和無忌讀書,讀書使我增廣見聞,開拓視野。”
李世民點點頭,“我從小隨父皇到滎陽、樓煩任上,從來沒有好好讀過書。十六歲那年回到長安,與你成婚,這些年,在你的影響下,也讀了一些,深知讀書也不容易。”
“無忌書讀得好,那個時候,他也隻能讀書科舉,謀個出身。我也隻是求嫁人,十三歲嫁了你……”
李世民嘿嘿一笑,“你嫁對了吧?”
無垢笑笑,換了個姿勢,“彆打岔……無忌常和我說,李家的二郎有誌氣,那次在舅舅家見到你,怎麼形容呢,眉如遠山、星目懸鼻、玉樹臨風、英氣逼人……”
李世民哈哈一笑“那……我現在呢?”
“現在啊,多了份成熟與剛毅。不過,我特彆看重你有交無類。”
李世民極有興致地問道“怎麼說?”
“你交無忌,不在乎他寄人籬下;你交劉弘基,不在乎他是個流氓;你交劉文靜,不在乎他是朝廷欽犯;你交房玄齡、杜如晦,不在乎他們是落魄書生……”
“這些人都能助我打仗。”
“所以,你不看他們的出身。”
李世民似有所悟,凝視著無垢。
“聽說竇建德最初不知道什麼是文物製度,他重用讀書人,一年後就有了文物製度,做夏王既有人心又有樣子,你與他交心,不是也有惺惺相惜的意思嗎?”
“惺惺相惜……”李世民起身,重複著這四個字,不住地點點頭,“說得好。”
無垢也站起來,走到李世民身邊,“二哥,不可為的事,不必再想了,當務之急是網羅人才。”
“這事我找無忌和玄齡商量就好。你累了吧,我扶你躺下休息。”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