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太子陣營的步步緊逼讓天策府的人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感到一根無形的絞索已經套上他們的脖頸,而周遭的空氣也已變得日漸稀薄。
房玄齡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和長孫無忌、杜如晦再一次來到翠華殿勸說李世民,“殿下,如今我們沒有退路了。”
“沒有退路?”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一卷書,抬頭問道。
“是的。宮廷鬥爭就是你死我活,退路就是死路。”長孫無忌說道。
“真的要魚死網破嗎?”
杜如晦接著說道“或許這是天下的希望。”
“兄弟相殘,古今大惡。容我再想想,你們且退下吧……”李世民看著他們,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房玄齡等人無奈地退了出去。秦王怎麼了?他到底在想什麼?
仨人行至翠華門外,迎麵碰上正從宮中回來的無垢。房玄齡和杜如晦向無垢行禮,長孫無忌上前抓住無垢的胳膊,“妹妹,我有話和你說。”
房玄齡領悟了長孫無忌的想法,道了聲“王妃,我們告辭了。”便和杜如晦先走了。
無垢和長孫無忌來到一處偏殿坐下,“哥哥,你有話就直說吧。”
“如今,太子之爭,已經箭在弦上,世民卻遲遲下不了決心,這樣下去,我們會很被動。說不定哪天,我們什麼也沒有了,還會賠上身家性命。妹妹,你一定要勸說世民,及早動手。”
無垢將目光移向窗外,“二哥心裡想的是,如果可能,還是要儘量避免殺戮,不背這個弑兄殺弟的罪名。”
長孫無忌搖搖頭,“事到如今,隻能靠流血來解決了……不能等到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承乾和青雀想想,千萬不可大意啊!”
無垢心底倏的一涼,她從小讀書,自太史公史記以下,斑斑記載,不絕於書。即使是市井,為蠅頭小利,也有到致人死命的地步,何況這廟堂之爭?無垢明白,李世民想做太子,繼而做天子。這些年,他滅西秦、敗劉武周、平王世充、竇建德,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赫赫戰功,給了他常勝將軍的光環,也給了他功勞過大、為兄弟所不容的尷尬,同時也堅定了他的奪嫡之心。
可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卻都沒有半點鬆懈的念頭,他們把李世民的忍讓看成了軟弱可欺,把父皇的暖昧視作有意放縱,便乘機加緊了行動,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攻勢。
清晨,一輛馬車駛入長壽坊,在尉遲敬德家門口停住。沉重的箱子碼放整齊,箱子的金角銀邊十分富麗。一位穿著講究的男子上前對門口的守衛一揖,說道“進去跟尉遲將軍說,東宮來人看他了。”
不一會兒,尉遲敬德出來了,他上下打量了使者一眼,“請問閣下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使者說道“本人的主公太子殿下沒有其他意思,隻是敬重將軍,希望與將軍結個布衣之交。這一車黃金,就是殿下的一點誠意。”說完,奉上一封書信。
尉遲敬德接過信,打開看完,便哈哈大笑。上麵寫著“獻上這點菲薄的禮物,希望得到長者眷顧,並增進我們的私人友誼。”
尉遲敬德誠懇而堅決地說道“我尉遲敬德出身貧賤,又遭遇到隋末天下大亂,找不到好出路,很久都跟著叛逆在跑,真是罪不容誅。幸好我碰到了秦王,他於我有再生之恩,現在又讓我供職於王府,我隻有用生命來報答他的恩德。我曆來對太子殿下沒有任何功勞,不敢接受這麼厚重的賞賜。如果我私下裡跟太子殿下秘密往來,便是懷有了二心,一個見利忘義的家夥,對於太子殿下又有什麼用處呢?”
尉遲敬德隨後把李建成的誘降信拿給李世民看。李世民大為感動,說“你的心誌如同山嶽一般堅定,縱然把黃金堆積到星辰,我知道你也不會變節。如果他再有什麼饋贈,你隻管收下,何須避什麼嫌疑!你可以乘機刺探他們的情報,豈非良策?如果不這麼做,你恐怕會有危險。”
李世民的判斷沒錯。使者回去後,將尉遲敬德的話對李建成複述了一遍,李建成頓時勃然大怒。給臉不要臉,敬酒不吃吃罰酒!
當天黃昏,尉遲敬德的府第門前就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準確地說,這是一個刺客。李元吉派來的刺客。
尉遲敬德對此心知肚明。他一臉冷笑,吩咐手下把府上的每一道門全部打開,然後自己高臥床榻,若無其事地等著刺客進來。
刺客傻眼了。行走江湖這麼多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刺殺對象。眼前門戶洞開,可他不能這麼冠冕堂皇地走進去。
刺客照例飛簷走壁地進入尉遲敬德府內,忽然感到周圍好像有無數道目光正在盯著自己。
尉遲敬德躺在內室的床上閉目養神,並且悠哉悠哉地晃著二郎腿。外麵的刺客卻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恐懼和遲疑。他好幾次沮喪地退了出去,又好幾次不甘心地摸了回來。
然而最終,刺客還是不敢下手。
當這個手下灰溜溜地空手而歸時,李元吉頓時一跳三丈高,“老子就不信收拾不了你尉遲敬德!”
李元吉即刻進宮,向李淵控告尉遲敬德謀反。李淵當然知道這是無端加罪,但是翦除秦王羽翼事實上也符合他的想法,所以當即把尉遲敬德拿下詔獄。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