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天氣漸漸轉冷,顯德殿的院子裡,李世民在看禁衛軍練習射箭。房玄齡快步走過來,“陛下,突厥信使到。”
“什麼消息?”李世民問。
“頡利可汗送馬三千匹,羊一萬隻,一天以後就到長安了。”
李世民望著遠處,“告訴信使,馬和羊都退回去,讓他們將曆年擄掠我們的人口都還回來。”
“陛下,我看,馬和羊不妨都留下來,讓他們把人口都送回來就行了。”
李世民提高了聲音,“馬和羊都退回去,讓他們知道我們要人的誠意,不要讓他們以為我們貪婪他們的財物。現在我們要的是人口!”
“好。”
“等等!”房玄齡轉身之際,李世民又叫住了他,“傳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征,到崇文殿議事。”
“是。”
崇文殿內,李世民坐在禦席上,看著下麵坐的房玄齡等人,緩緩說道“當年太上皇登基的時候,定武德為年號。現在朕要治天下,覺得武德這一類的說法,在和平年間已經不妥了。關於新的年號,你們有什麼建議?”
長孫無忌思索道“陛下以為,‘天佑’如何?”
房玄齡道“我覺得不妥,這像是把責任都推給了上蒼。關鍵是不能顯示陛下要治理天下的決心哪。”
長孫無忌解釋道“我所指的上蒼,乃宏大之上蒼、混沌之穹蒼。你說它混沌嗎?有知則無,無知則有,但是萬物生息,都要靠它護佑。天子乃上蒼所賜,我大唐天下,也要靠這樣的上蒼來護佑。這有何不可呢?”
“天佑——”李世民擰眉思索,“天佑可以用,但,還是不能表達朕的心思。玄齡說得對,年號是表現新政的一個途徑,年號取好了,百姓就可以知道我們朝廷的意願了。”李世民看向魏征,“魏征,你有什麼想法?”
“我不是沒有想過,成為陛下的臣屬之後,安撫河北,又任諫議大夫,我有些感想。文王演易,孔子作《易傳》,《易傳》說天下之道,貞觀者也。這個貞字,是中、正的意思,這個觀字,是顯示的意思。所以,貞觀是顯示中正的意思。孔子又說政者,正也。夫子的意思是,以身作則,是政治的根本。陛下,我以為,貞觀,顯示中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以,我的建議是,新年號,可否用‘貞觀’?”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相互看了一眼,不置可否,扭頭看向李世民。
“貞觀,貞觀。”李世民從禦席上站起來,邊走邊說“朕,以武力平定天下,喜歡用硬弓,到現在為止,死在我箭下的有一千多人。今天,弓匠跟我說,我的弓不正,隻是因為我的箭法好,所以才百發百中。弓匠說,做弓的材料,要取正材,才可人人百發百中。今天,有兩個人告訴朕,中正的道理,好,好!就叫‘貞觀’。你們覺得呢?”
一直沒有說話的杜如晦開口道“我也覺得貞觀好。”
房玄齡笑道“陛下定奪。”
李世民點點頭,“今日先議到這兒吧。”
李世民回到麗正殿,對無垢說“朕今日定了年號。”
無垢眨了清美的眸子,問道“陛下定的什麼年號?”
“貞觀。”李世民劍眉微挑。
“貞觀,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李世民點頭,“魏征取的。他說,貞觀是顯示中正的意思。顯示中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示天下以正!多好的年號!”
“你也覺得好?那就用‘貞觀’了!”李世民忍不住輕輕擁住了她,心裡充滿了把這兩個字書寫漂亮的壯誌豪情。
“皇後啊,你說,何以周朝能享國幾百年,而秦朝僅二十年就亡國了?”
“大概周尚德、秦尚法吧。”
“朕覺得,周得天下以後,更加講求仁義,而秦得天下以後,更加崇尚武力,這是周、秦享國長短不同的原因所在啊。所謂天下,或可以通過悖逆的方式取得,但萬不可以悖逆的方式來治理啊。”
“唔,陛下!”無垢覺得,她的陛下已經完全擺脫了政變的陰影。她在內心思忖,“是啊,政權如何得來,臣子們皆知,天下人也都終將知道,諱言終是無益。陛下就以這樣的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一筆帶過了得權不義的指責。何必庸人自擾,耿耿介懷於過去?陛下隻是自信能以增仁修義的統治,贏得天下民心,贏得政權的延續。”想到這裡,不免欣慰地笑了。
李世民勾了她的鼻子,“緣何而笑?”
“笑陛下,原來為自己說辭!”
“轉眼半年了,每每想起,猶覺後怕,又覺痛心。不過都已是過往,朕隻能時時警醒自己,要勤於國事,以天下之心為心。如你所說,不暴殄天物,才是要領啊。”李世民感慨道。
“陛下!”無垢一雙美麗果敢的大眼睛仰望著他,“你會做得很好。”
李世民一手環了她的腰,一手勾著她的下巴,薄唇覆上,極儘溫柔。侍女們都知趣地退了出去。
窗外,突然飄起了雪花,邁著絕美的舞姿,隨著貞觀時代的到來而翩翩起舞。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