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公元627年,正月初一,大唐帝國改元貞觀。李世民舉行祭農禮,告誡天下,農為立國之本。
正月初三,李世民在宮中大宴群臣,命樂工即席演奏大氣磅礴、震人心魄的《秦王破陣樂》。宴會上,李世民聽著雄壯激越的《秦王破陣樂》,情不自禁地感歎道“朕昔日受命征伐,軍中遂有此曲,在民間流傳,雖然比不上文德之雍容,但功業由此而成,朕不敢忘本!”
旁邊的右仆射封德彝一聽,趕緊順著天子的口氣奉承說“陛下以神聖武功平定海內,豈是區區文德所能比擬。”
可是封德彝這次的馬屁卻拍到了馬腿上。李世民不以為然地說“此言差矣!打天下要用武,治理天下要用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你作為右仆射,說話太過分了!”
封德彝頓時慚悚不能對,連忙頓首謝罪。
治國之本,惟在得人。李世民登基之初,就令封德彝舉薦賢能,但這麼長時間都不見他舉薦,李世民不免詰問“朕登基的時候,就請你給我推薦賢才,到今天你一個也沒推薦,為什麼呀?”
封德彝辯解道“不是臣不儘心儘力,可是到今天也沒發現賢才啊。”
李世民駁斥道“前代明主,使人如器,都是用的當時的人,沒見有向其他時代借人的。隻要以己所需,用其所長,便是善於用人了。哪個時代沒有賢才?隻是你有沒發現而已。不要因為自己發現不了人才,就侮辱一代人!”
封德彝無言以對。
麗正殿前的院子裡開滿了海棠花,美麗妖嬈。無垢走在其中,卻憂心忡忡。貞觀新朝,聖眷最隆者,非長孫家莫屬。她位居中宮,尊貴至極;哥哥長孫無忌位高權重,最得君王寵信;就連舅舅高士廉亦位極人臣,府邸都為君王親賜,氣派遠遠超過其他府宅。長孫家可謂榮寵無人能及!
宴會結束,李世民回到麗正殿,與無垢侃侃而談。說了一會兒,卻發現她神情微恙,似若有所思……
李世民脈脈望著她,“怎麼了?有心事?”
無垢抬頭望他,秀眉微蹙,“是,有心事。陛下才發現?”語氣中有撒嬌的味道。
李世民一怔,寵溺地一笑“什麼事?我……都會替你辦到!”
“真的?”無垢輕笑道。
年輕的君王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
無垢慢慢收斂了笑容,目光鄭重,麵對李世民跪下了身去“那麼……就請陛下勿給長孫家過度榮寵,反要更加嚴格約束。”
李世民一愣,甚至沒有去扶起她,他萬沒想到,這……便是她的心事!
無垢繼續說道“陛下,聽說……聽說叔叔長孫順德接受了彆人的絹帛和金銀賄賂,陛下非但沒有懲罰,還……另賜了絹帛給他,朝中……頗有議論啊!古來,都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現在順德犯法,理應秉公處理,陛下如此偏袒,對國家、對順德都是無益的。”
原來,長孫順德在監督奴仆時,發現數奴聯合偷盜宮中財寶,依法應將這幾個奴仆斬首示眾。但是長孫順德接受了這些人給他的賄賂—一些絲絹和金銀,他便將這件事壓下來,放過這幾個人。這件醜聞終於暴露出來,被宮廷大臣及奴仆都知道了。於是李世民對近臣說“順德論身份是外威,論功勞是開國元勳,地位高,爵祿厚,可以說富貴到家了吧。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藉,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鑒,以自己的言行為人民作出榜樣,我會與他一起共同享用國庫,他怎麼不守氣節不顧名譽,搞出貪汙受賄的醜聞呢?”按理應該將長孫順德下獄治罪,但是李世民思量再三,惋惜他的功勞,不忍心問罪,反而在宮殿上當眾賜給他幾十匹絲絹,以此刺激他的愧悔之心。大理寺少卿胡演向李世民提出“順德貪贓枉法,罪不可恕,怎麼又賜給他絲絹呢?”李世民回答說“人是有靈性的,給他這點絹對他來說勝於刑罰。如果他仍然不覺慚愧,那就像禽獸一樣了,殺了他也沒有用。”
李世民這才回過神兒,原來她是聽說了這件事情。於是,拉起她,擁在懷裡,“我已經對群臣有所解釋,人是有靈性的,給他這點絹對他來說勝於刑罰。如果他仍然不覺慚愧,那就像禽獸一樣了,殺了他也沒有用。況且,我了解他的為人,經此一次,他定不會再犯!”
無垢心裡歎息,此話聽上去雖然合乎情理,可卻發生在長孫一族身上,未免給人以強詞奪理的感覺。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