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崇文殿,李世民將手卷遞給房玄齡,“你們來看看吧。”
房玄齡展閱之後,重新卷好,遞給杜如晦。然後說道“陛下,原來秦王府和天策府的僚屬,在陛下登基之後,雖然進入朝廷,開始掌管朝政,可是,像尚書令這一級,也就是左右仆射,仍然是太上皇的這些老臣。應該說,我們還不能徹底地掌握朝政啊。”
李世民點頭,“說得對啊,這些老臣是跟不上新政的。可是這些老臣都是太上皇安排的,也是他退位的條件之一。”
長孫無忌道“事情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我們也應該有所動作了。去年,我們解決了太子、齊王,他們那些人現在已經是我們的人了;今年,我們就要對付太上皇那幫老臣。”
李世民指著長孫無忌說“你,吏部尚書,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歸你管,我們可以想想辦法,做一些事情,來轉圜一下,徹底掌握朝政。”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兒,“比如說,修改一下律法,嗯?武德律雖然比隋朝的皇律寬簡一些,但還是太複雜,我們來個刪繁就簡,做成貞觀律。怎麼樣?”
“好!”眾人一致同意。
“無忌,你領著中書令和大理少卿修律。”
長孫無忌無奈地說道“哎呀,陛下,中書令就是立律法的,大理少卿就是審案的,我怎麼能領著他們修律法呢!”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記住,我讓你做的是大事,隻能成功,不許失敗!”
“武德律還是可以用的嘛,主要現在我們事兒很多,那麼,修訂律法的事是不是……以後再說?”
李世民以一種不容商量的口吻說道“武德律必須修改,第一要刪繁就簡,容易執行;第二……”
“貞觀要有貞觀的一套東西?”沒等李世民說完,長孫無忌替他說了。
李世民一愣,鷹目掃過他,“你不能太聰明。”
長孫無忌啞然失笑。
李世民對著他,神秘一笑“你要是能修律法,就不隻是吏部尚書了。”
“陛下,那馬上叫戴胄過來吧。”
李世民點點頭。
長孫無忌衝內侍官喊道“宣戴胄!”
不一會兒,大理寺少卿戴胄奉旨來見,“陛下。”
李世民臉上沒有半點表情,對長孫無忌說道“你來跟他說。”
長孫無忌頓了頓,對戴胄說道“陛下剛才說了,要議論修訂律法。武德律是按照隋律來的,雖然寬簡了許多,但是還是很麻煩,所以要再寬簡一些,容易執行。陛下的意思是,讓我來掌管議論修訂。”
戴胄點了點頭,“從何下手呢?”
“你整天審案子,你說呢?”李世民問道。
“按律量刑不是很難的事,隻要律則詳細,可是律則常常會有重複的地方,如果精簡歸納重複的地方,就不會太繁瑣了。”
李世民唇角一勾,換了和顏悅色,“你們都聽著,法律是給百姓穿的衣服,太緊了不行,太鬆了也不行。所以,我讓你們議論修訂寬、簡,老百姓要容易懂,官吏要容易執行。而且,一旦定下來,不要輕易改動。”
“是。”
顯德殿,群臣上朝,宣旨官宣旨“聖旨,大唐皇帝令,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領中書令房玄齡、大理寺少卿戴胄,議論修訂武德律。”
頓時,百官嘩然……
長孫無忌、房玄齡、戴胄伏拜“領旨。”
李世民衝三人點了一下頭,又將目光移向百官,“剛才是貞觀開朝第一件事,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
裴寂道“武德元年,太上皇廢除隋朝大業律令,命我修武德律……”
“我記得當時還有劉文靜。”李世民鷹目掃了裴寂一眼,打斷他。
雖然被打斷了,裴寂仍接著說“武德七年,頒行新律,行之數年,未見有什麼不當。陛下現在要修訂武德律,不知有什麼不滿意?”
戴胄說道“武德律律條繁多,加之皇帝時時有令,行之九年,律加上令,有重複的,總起來繁之又繁,臣以為應該修訂。”
“陛下。”說話的是老臣封德彝,“臣以為,不在修不修律,而是大亂之後,治天下要用嚴律重刑。”
魏征反駁道“貞觀之前,征伐不斷,因為要統一天下。天下統一了,就要撫民以靜,休養生息。貞觀新朝,民力不足,國力不強,要文治,法律要寬、要仁厚、要簡便。臣以為,大亂之後,首要的是教化,至於法律,隻求中正那就可以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魏征說得好。隋朝就廢除肉刑了,至於死刑,朕認為還可以寬簡。”
“不如將死刑改為流放三千裡。”房玄齡道。
“是啊,人死了不能複活。若是有誤判,將來連悔改的機會都沒有了。法律是給人穿的衣服,太緊了不行,太鬆了也不行。”李世民巡看了百官一圈,又將目光停在長孫無忌這兒,“這件事交給你們去議論吧,最後要拿出一個讓人滿意的草案來。”
“是。”長孫無忌心領神會。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