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兩儀殿內,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齡、溫彥博等人議事,內侍急匆匆進來說魏侍中有急事求見。
待魏征進來,李世民問他“何事這樣著急?”
魏征道“陛下身為百姓的衣食父母,常常說撫愛百姓,應以百姓的憂慮為憂,以百姓的歡樂為樂。並且自古以來,有道德的君主都是把百姓的心願作為自己的心願。君主住樓台亭榭,就想到百姓應有房屋安身;君主吃著美味佳肴,就想到百姓應該沒有饑寒交迫;眷顧妃嬪之時,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歡樂。這些都是國之君主應當經常想到的道義。”
魏征說了這麼多,李世民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禁蹙眉,“魏愛卿,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但是,你這是什麼意思呢?”
“陛下是不是下了詔書,聘娶鄭氏女兒為充華?”
“是,有什麼問題嗎?”
“臣聽說鄭氏的女兒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許配給了彆人,而陛下聘娶她也沒有詢問細節便匆匆行事,這事要傳到全國各地,這國君之道豈不成了一句空話了嗎?雖然臣對此事細節還不太清楚,但是身為陛下的輔佐,對君王的一舉一動,都要記錄下來,萬一因此事損害了陛下的美德,豈不是玩忽職守,沒有儘到臣下應該儘的職責?所以,臣不敢隱瞞,還請陛下三四而後行。”
李世民聽了魏征的話有點吃驚,正思忖著,這時房玄齡說道“鄭氏女到底是否許配給陸家,誰都沒有確鑿的證據,誰都無從曉得,怎麼能說是強娶呢?再說詔書已經發出,怎麼能中途停止?皇家禮儀豈不成了兒戲?”
這件事是皇後讓房玄齡辦的,他必須維護。如果要說沒有查清楚的話,也是他的疏忽。
李世民認為事情雖小,但意義重大,它直接影響到皇帝在民眾心中的形象。為了慎重起見,他決定把陸爽本人召上殿來親自問話。
待陸爽來到兩儀殿,李世民把緣由跟他說了。陸爽卻說“我的父親陸康在世時,與鄭家來往,有時互相饋贈資財,卻沒有婚姻交涉。外人不知實情,妄自猜想,便傳出了這種說法。”
這時,房玄齡說道“既然這樣,陛下,詔書就沒有中途停止的必要。”
可是李世民卻有點猶豫,他總覺得陸爽沒有說實話,好像在回避什麼。他讓陸爽退下,又招來魏征商量。
魏征笑道“陛下這回果然是考慮周全了,沒有貿然行事。”
李世民滿是疑惑地問“如果說那些大臣們勸我聘鄭氏女是順從旨意的話,那麼陸爽為什麼也要這麼說呢?”
魏征不慌不忙,答道“依微臣之見,陸爽是把陛下等同於太上皇了。”
“此話怎講?”
“當初,剛平定京城的時候,太上皇相中了辛處儉的妻子,萌生愛意。辛處儉當時任太子舍人,太上皇便把他調出京城,任萬年縣令。辛處儉丟了妻子不說,還常懷恐懼之心,擔心頭顱不保。現在,陸爽也一定認為,陛下與太上皇一樣,所以再三表白,強調與鄭女並無瓜葛。”
李世民恍然,魏征果然厲害,道破了他心中的謎,他微笑著說“看來,天下人不了解朕的居多啊,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何況是朕?好,朕就讓天下人看看,朕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於是,李世民立即發出詔書,詔書中說“現聽說鄭氏之女,過去已經接受彆人禮聘,先前發出詔書的時候沒有詳經核查,這是朕的疏忽,也是有關官署的過失。授充華的計劃從今天起停止執行。”此詔書一下,很快這件事傳遍了天下,人們紛紛稱頌陛下的仁愛、賢明。
李世民回到立政殿,無垢已聽說了此事,“陛下,是臣妾的疏忽,沒有問清楚。”
李世民拍拍她的肩,道“要說疏忽,也是房玄齡的疏忽。”
無垢假裝微訝,“陛下知道臣妾讓他去辦的此事?”
李世民給了她一個“我了解你”的眼神,“此事,朕也賺得了聲譽,反而成了好事。”
外麵傳來孩子們的嬉鬨聲,李世民循聲望去,是七歲的李治領著幾個兄妹玩遊戲,李世民莞爾,“稚奴好像又長高了。”
“是啊,稚奴比他兩個哥哥長得都快。”無垢說話間,李世民已經快步走了出去,不一會的功夫,他就成了孩子王,領著他們玩搶窩的遊戲。無垢看到這樣的情景,微笑似漣漪,在她的臉上蕩開。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