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立政殿外,新開辟出了一片牡丹園,宮廷花師把洛陽牡丹的品種移植到了長安宮廷,並栽培了多種顏色,此時正競相開放,繁豔芬馥,絕少倫比……
無垢觀賞完牡丹,裹挾了滿身的花香,緋紅色的錦衣在陽光的襯托下顯得她更加高貴。剛回到立政殿,宮女來報“皇後,左仆射求見。”
“快快有請。”
待房玄齡進入,不等施禮,無垢便道“玄齡,快坐。”
“謝皇後。”房玄齡落座後,不疾不徐說道“皇後讓臣打聽的事臣打聽到了。”
“哦,快說說。”無垢微笑道。
“鄭仁基確實有一女,年方二八,容貌俱佳……”房玄齡把打聽到的細細說來。
無垢邊聽邊點頭。
“皇後,納妃這事,陛下知道嗎?”房玄齡知道皇帝與皇後伉儷情深,如今皇後瞞著皇帝要為他充實後宮,卻不知陛下是什麼意思,不免有些擔心。
無垢見他那樣子,不禁莞爾,道“無妨,我會告訴陛下的。”
心事被看穿,房玄齡笑了,“是,皇後。那……臣先告退。”
“好。”無垢衝內侍說道“送送左仆射。”
傍晚時分,李世民回到了立政殿,卻不見無垢,問宮女,宮女說皇後去了武德殿。
武德殿?難道青雀生病了?正思量著,無垢已經回來了。
“你去了武德殿,青雀病了嗎?”
無垢笑著對他說“恭喜陛下,你快要做皇祖父了。”
“皇祖父?”李世民有些驚喜。
“是啊,婉兒有喜了,估計今年歲末,陛下就能抱上皇孫了。”
“連青雀都快要做父親了。”李世民喜上眉梢,像個孩子一樣,“朕要賞賜,重重的賞賜,這可是朕第一個嫡出的皇孫啊。”
無垢含笑不語。良久,才說“陛下,臣妾已經賞賜了。”
“哦,好,那朕等皇孫生下來再賞。”
“陛下,臣妾還有一事。”
“什麼事?”
“陛下,大唐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你看著後宮,這麼多年一直沒什麼變化,是不是也該進新人了?”
李世民詫異,“皇後,你什麼意思?”
“臣妾為陛下尋訪到一位佳人。隋朝通事舍人鄭仁基有一女,年方二八,容色絕姝,臣妾想把她聘為充華。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了然一笑,“原來是這樣。皇後,後宮的事,你做主便是。”
無垢示意宮女為李世民更衣,又親自擰了帕子遞給他擦手,“陛下,可以用膳了嗎?”
李世民點頭,“傳膳。”
用膳的時候,李世民說道“朕今天和魏征談起國力的變化,感觸良多。隋朝國庫豐實,兵強馬壯,人口眾多,比國力,哪一項都勝過大唐,可為什麼剛剛建立三十多年,曆經兩代君主就滅亡了呢?魏征把隋朝敗亡的原因總結為一個‘動’字,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而隋煬帝卻搞得全國上下民怨沸騰,百姓終年奔忙在工地和戰場上,而隋煬帝又東南西北地巡遊,行宮彆管遍及全國。”
“大唐是在隋末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朕親眼見到並參與了推翻隋煬帝的運動,感受過整個社會起來反抗暴政時那不可遏製的強大力量,讓百姓安居樂業勝過有千軍萬馬,再強大的政權也不能違背天下百姓的利益。”
“是啊,陛下。”無垢也娓娓道來,“治理國家要以靜撫民,把國家當做大病初愈的病人來治理。治國與養病一樣,病人剛好,更須細心照顧,若再損害就必死無疑了。”
“朕這幾年親眼看到大唐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不免感慨,‘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好一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無垢想起前些年李世民粘貼在牆上的奏章言論,如今他已經是如此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一國之君。
晚膳後,無垢打開櫃子,裡麵都是李世民曾經粘在牆上出入省覽的奏疏言論。那些年,她不斷地幫著她的陛下,把舊的撤下來,又把新的粘上去。撤下來的,她都令人小心收起來。竟然積累了如此之多!
她一頁頁地翻看這些奏章言論,一幕幕近在眼前,不免感慨,“這些東西,是陛下一路走來的足跡啊。”
李世民把她擁入懷中,亦不免感慨,“是啊,這些年,朕看了多少奏疏,談了多少話題,做了多少事情?”他的腦海裡,也在回放著多年來自己操勞國事的一樁樁、一件件。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