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翌日,李世民和無垢一行來到大安宮,整個宮殿都很安靜,沒有人來人往的景象,隻有李淵趟在庭院的躺椅上小憩,宮人在一旁輕輕搖著毛扇。
李世民示意宮人不要出聲,驅前一步,在李淵耳邊輕輕喚道“父親,我和皇後來看你了,稚奴和兕子也來了。”
李淵緩緩睜開眼睛,驕陽明媚而刺眼,給視線裡的人渡上了一層金邊。他笑了笑,“你們來了。”
“父皇,我們進去吧。”無垢上前攙起李淵,李世民很自然地過去幫忙。
垂拱殿內,侍女上了清茶,又端上了甜瓜,稚奴坐在李淵懷裡吃得津津有味,無垢把剛滿周歲的小兕子抱到李淵跟前,“父皇,您看看兕子。”
李淵摸著孩子的小手,仔細端詳了一番,“這孩子玲瓏剔透,長得像你,將來也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李淵這話不錯,長大後的晉陽公主溫婉機智、聰慧善良,每次李世民因故發怒,她都能像她母後那樣,明曉父親心理,慢慢勸解,對大臣等起到了很好的庇護作用。然而世事無常,身在富貴寵愛之中的晉陽公主,卻在金釵年華便病歿了。或許這就是詩歌所言“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縱觀晉陽公主一生,雖然幼年喪母,但卻有父親的撫養,兄長的愛護,成長之路受儘尊寵。而晉陽公主自身又是溫柔伶俐的性格,不曾因皇帝父親的驕寵而任性妄為,觀其思念亡母,臨摹飛白,解圍大臣,可知其才行智慧。公主如若長成,必會是一耀眼的皇室明珠。雖然天不假年,但晉陽公主如此順遂幸運的人生,出眾的品行智慧,也可稍稍彌補了早逝的遺憾。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無垢抬眸,“父皇這麼篤定?”
“我不會看錯的。可惜啊,你們母親她走得太早,看不到了。”
“父皇,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
“我們李家,你是最通透的。”
一番回憶,令人唏噓不已,有種站在忘川邊上看前世的感覺。
無垢讓乳母抱走了兕子,又領著稚奴來到庭院裡。殿內就剩下李淵、李世民父子,眼前的李淵頭發已經全白,已然是垂垂老矣的老人了。
李世民這才說話,“父親,入夏了,這大安宮裡悶熱且潮濕,您跟我們一起去九成宮吧?”
李淵搖搖頭,道“我老了,行動不便,哪也不去了,這大安宮挺好的。”
“父親……”李世民還想再說什麼,李淵製止了他,“我知道你們孝順,但是我實在不想去九成宮。”
李世民握著茶盞的手有些停頓,心中莫名酸澀……
乳母和宮人帶著稚奴和兕子嬉鬨,無垢在一旁駐足觀看。大安宮裡的柳條愈加青翠,婀娜嫵媚的隨風低垂,無意間的輕揚而起。
遠處,有一襲紅色身影越來越近,是張婕妤。
“我聽說陛下和皇後來了,特來看看皇後。”張婕妤雖然是微笑,眼中卻看不出一絲感情。
無垢莞爾,“姨妃,近來可安恙?”
“托皇後的福,雖然縮減了我們的吃穿用度,身子骨還算結實,還能享受這……”張婕妤特意拖長了聲音,吐出四個字,“榮華富貴。”
“姨妃錯了,您是托太上皇的洪福,隻要太上皇身體康健,姨妃就能享受這榮華富貴。”
張婕妤心中驟然一緊,她沒想到,清和婉約的皇後,如此柔和平潤的聲音中,亦能刀鋒暗藏。
仔細一想,可不是嗎?太上皇活著,她是太妃;如果太上皇不在了,她算什麼呢?想到這裡,她恨不能祈求太上皇長命百歲。
回到立政殿,無垢命人把豫章公主領了跟前,這個女兒是後宮的嬪妃生的,剛生下她,她母親就死了。無垢就把她帶在了身邊,親自照料她,幾乎勝過自己親生的女兒。
李世民陪著豫章公主玩了一會兒,無垢看著父女倆的樣子,有種身在普通家庭中的錯覺。“難得陛下有空閒逗孩子玩,這子女一大堆,也就這個孩子有幸能跟陛下在一起。”
“這孩子能跟我在一起,還不是因為你呀。要不是你總把她帶在身邊,她怎麼會有這個機會呢?你看這孩子,越來越像你了。民間有個說法,孩子是誰帶大的就像誰,這話不錯。”
“她是陛下的女兒,自然就是我的女兒了。不管她是哪個嬪妃生的,都是我們的女兒,是大唐的公主。”
“你真的很賢德,你會得到回報的。”
“我還要什麼回報,能侍奉天子就是最大的回報了。”
“這世間最好的兩位女人,都屬於朕。一位是朕的母親,她是世間最神奇的女子;一位是朕的皇後,她是母儀天下的典範。”
“陛下過獎了,那是陛下的抬愛。”
“皇後不必過謙,縱觀前朝,你也當得起這個稱號。”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