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五月,李世民攜皇後等人再次去九成宮避暑,房玄齡留守京城處理日常事務和國事來往。
一轉眼,就到了九月。
山東、河南等地四十多個州遭遇水災,李世民派使臣前往賑濟,並下令儘國庫所有,對災民開倉放糧、物資等。
就在這個時候,大理寺送來了一份奏折,報告去年年底本該處死的死囚犯人共計三百九十人,在春節前放歸回家之後,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今年秋天主動都陸續回到了監獄,這些返回監獄等待處決的,沒有一人亡匿。
李世民看到這個奏折,很是高興,他對三品以上的官員說“據說,周文王的時候有過畫地為牢的故事,想不到今天我朝也有了類似的故事,我們把犯了死罪等待處死的犯人放了回去,沒想到他們真的自己返回來了。由此看來,我們不能低估了犯人的信義。眾愛卿,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這些死囚啊?”
長孫無忌說道“朝廷對死囚布了信義,放他們回家,約定在今年秋天處決,而死囚也守了信義,按時返回來了,這一布一守,相互成全了。臣覺得,應該堅守彼此的承諾,依照規定的日期,執行死刑。臣以為,朝廷做到了仁至義儘,囚犯也會死而無憾了。”
大理寺的官員說道“既然囚犯已經守了信義,也表明他們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有了認知,回來就是願意主動伏法的,不如對他們的信義給予獎賞,減他們的罪,這樣就可以免除死刑了。”
“此事萬萬不可!”長孫無忌堅持己見,“國家法度不是兒戲,不能隨心改變。”
這個時候,魏征發言了,他說“那些人犯了那麼嚴重的罪,不管他們是什麼樣的原因犯罪,他們可能是無信義之人。但是,陛下布了信義,使他們原本荒蕪的心裡生長出了信義,這是何等令人欣慰的事情。不錯,陛下放他們回去,它們依照約定的時間返回,而且他們都明白回來是要被處死的,但他們還是回來了,這可以成為千古美談了。不過,臣以為,這還是小信義,如果陛下全部赦免了他們,就不僅僅是他們自身受益了,而是天下人都受益了,這才是布大信義。對犯人課以刑法,這表明了賞善罰惡,可這不是目的,使人們知善知惡,誠信守義,這才是目的。故,臣以為不如全部赦免了他們,向天下人廣布信義。”
李世民在聽的過程中頻頻點頭,等魏征說完,他才道“公的意見很好,與其布小信義,不如徹底一點,布大信義。朕讚成把全部赦免了他們。”李世民看向長孫無忌,“無忌,你的意見如何呀?”
長孫無忌回答“既然陛下已經有了決定,臣沒有異議。”
如此,李世民宣布“那好,就這樣決定了,布告天下,赦免這批死囚。”
眾人齊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挾裹了滿身的月華走進丹宵殿,“皇後,皇後——”叫了兩聲,卻不見無垢的身影,宮女急忙回答“陛下,皇後去探望嶽王妃了。”
“嶽王妃怎麼了?”
“嶽王妃今天宣了禦醫。”
李世民示意她退下,坐在案幾前看起了書。
不知過了多久,無垢終於回來了,“陛下,什麼時候您也一天到晚抱著書本了?”
李世民抬眸,“你怎麼才回來?婉兒怎麼了?”
“無礙,婉兒一切安好。”
“那就好。”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皇後,朕想和你說說話。”
無垢走到他近旁坐下,“陛下,您怎麼了?”
李世民把今天放歸死囚的事情和無垢講了,“皇後,你可知朕的目的是什麼?”
無垢淺笑道“陛下是要讓天下人明白刑罰隻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生命對於每個人隻有一次,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彌足珍貴的。就算有人犯了罪,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生命的價值與尊嚴也並不因此就在他身上有所減損。”
李世民了然一笑,她永遠都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他又說道“眾愛卿當中,有兩個人,朕不能不說居功至偉啊!一個是玄齡,另一個是魏征。貞觀以前,跟隨朕平定天下,在艱險的環境中摸爬滾打,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儘心於我,極言直諫,安國利人,成就我今日之功業,而為天下所稱頌者,唯有魏征。古代的名臣,能夠比他倆做得更多更好嗎?朕看,古人也莫過如此了。”
“陛下,臣妾領略到了古人所說的聖君聖臣了。您是聖君,魏征是聖臣,也許這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唱了。”
李世民看著愛妻,她的鬢角不知什麼時候生出了幾絲白發,他伸手摸了摸。無垢也看著他,閃爍著琥珀色的眸子,二十年的夫妻,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她都知道他在想什麼,“陛下,我是不是老了?”
“不老,你的眼睛依舊美麗。”李世民想起往事,這雙眼睛,在他最難的那段日子裡,給了他多少鼓勵與安慰。
窗外的夜晚,就像紅妝初上的美人,漸漸露出了她的嬌羞與嫵媚。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