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籌錢_宋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恥 > 第二十七節 籌錢

第二十七節 籌錢(2 / 2)

沒有保人,這筆買賣他寧可不做。

李慢侯點頭“可以。”

兩人又商議了一番,曹掌櫃提出要揚州的大財主作保,然後他供貨,李慢侯還至少要付他一半現錢周轉。

三千匹馬,價值十萬貫,李慢侯得湊夠五萬貫錢。還得找保人,時間很緊張。

他沒有耽誤,保人的事情,請公主出麵,由揚州地方官找揚州本地大地主作保,這並不難。難得是現錢,那批絲綢可以折價三萬貫,李慢侯還有一萬貫的缺口。另外現金不多了,軍餉也支應不及,李成、丁進那些土寇之所以寇掠,開封府發不出軍餉是很大的原因。

能找到現錢的地方,其實最直接的就是他的軍隊,先後發下去了三萬貫現錢,大多數都在士兵手裡捏著。他們在揚州城裡花去了不少,但大多數人還是攢著錢。

找士兵借錢,這更讓李慢侯謹慎,發錢給他們,如同一個契約,再收上來,這些人難免抵觸,因此不可能強收,隻能商談。

他先跟軍官溝通,軍官也認為這種從士兵手裡收錢的舉動,很容易激起兵變。

李慢侯需要他們手裡的錢,還不能讓他們有怨言,還需要讓他們一直相信當兵是能繼續吃到軍餉的。

又跟幾個士兵中提拔起來的分隊長、小隊長商談,他們也不太樂意。

“本官並非無錢。錢在家中而已。派人去取來不及,可否你們將錢借給我。”

小軍官們表示他們的軍餉可以借,但不能替兄弟們做主,而且勸李慢侯不要動他們兄弟的賣命錢。這些小軍官,跟那些士兵,有很重的鄉土情誼,以前在家鄉的時候,可能他們之間還動過手,但出了山,漸漸的他們就成了一個新的集體。李慢侯又儘量將一鄉一村的士兵安排在一個建製中,試圖打造凝聚力更強的子弟兵。

看到軍官臉上的不情願,知道拿他們的錢他們也不滿。

不由感歎“要是當初發一半就好了。”

想到這裡,突然拉住正準備走的幾個軍官。

“這樣!你們把錢借與我,我派人把錢送到你們家裡,可行?”

幾個軍官頓時神色一動,李慢侯知道有戲。

接著熱鬨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起來。他們不少人其實也一直想往家裡寄錢,但回不去。

軍官們的態度,讓李慢侯放心了,讓他們回去跟自己的同族士兵商量,願意的,就借錢給他,然後他派人送錢到他們家裡,不願意的也不強求。

這種自願行為,應該不會造成士兵對他這個主將的失信。

幾個軍官很快就又回來了,他們說很多士兵願意借錢,但有一個擔憂,那就是他們不相信李慢侯能把錢給他們送到家裡,問李慢侯拿什麼作保?

李慢侯知道這些人的性格,十分排外,以前對村外的人都不信任,現在對他不信任也正常,這就是文官眼裡最刁的刁民,因為他們不信任官府。

不管李慢侯怎麼保證,這些人大概都不會相信,他們不識字,寫信也不認,除非讓他們親眼看到有人把錢交到他們家人手中,否則真的很難取信他們。

“這樣。我讓你們親自送錢回去,這樣總該信我了吧?當然不能每個人都回去,每個村最多一個人,你們自己定,你們信誰,就托誰捎錢回去。一個鄉最少兩個人,也好有個監督,以免私吞。”

軍官們都說這主意好,他們又匆匆去商議去了。

李慢侯沒等來他們的消息,公主府派來人請。公主已經正式駐蹕揚州,當地給安排了住處,一戶本地富商了自家宅子,李慢侯則住在城外的軍營。

來到公主府,兩個公主正在跟一個官員吃飯,這官員正是趙叔近。

公主是給趙叔近送行的。

李慢侯開始還疑惑為什麼叫上自己,原來南京送來了一些屬於李慢侯的東西,官服、印璽、冊表等等。正是當時馮益封給李慢侯的東西,隻是當時是口諭,現在正是程序終於走完了,還真慢,都過了大半年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些草率,沒派黃門來宣召,直接就發到了公主府。讓人覺得南京此時的政局恐怕不太理想。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趙叔近想求李慢侯辦點事。

“借兵?”

李慢侯不由警覺,他好容易拉起這隻部隊,一仗沒打,趙叔近還要借兵。

趙叔近歎道“杭州兵變,杭州已被叛軍控製。安撫使翟大人催促多次。聖上剛剛準允本官回秀州複職。”

秀州南邊就是杭州,杭州發生了兵變,趙叔近不管是出於秀州的值守也好,作為臨州,接應杭州也罷,此時不在其位,都是很危險的。要是杭州兵變蔓延到秀州,誰都難辭其咎。

因此治所在紹興的浙東安撫使翟汝文一邊發文讓趙叔近儘快南下複任,一邊給南京也上奏,趙叔近也向皇帝上書,皇帝也擔心江南糜爛,不敢繼續讓趙叔近在揚州伴架,準許他儘快南下。

“什麼時候的事兒?”

李慢侯問道。

“半月前。”

趙叔近歎道。

李慢侯又道“那就是八月多的事兒。為何兵變?主謀是誰?”

杭州的西軍李慢侯還是認識一些人的,跟西軍將領田均有過接觸,他手下的都頭現在都是從那隻西軍中選出來的,可那隻軍隊隻有兩百人,應該不至於發動兵變,控製整個杭州城吧。

趙叔近道“具體事由尚不明朗。杭州全城已為叛軍所占,大小官員儘皆罹難。唯有杭州司錄範正己適在城外,僥幸存身。回報說,杭州決勝、歸遠、龍騎等指揮,及第三將軍兵卒陳通、林永作亂,閉城殺人,知州葉夢得、通判曾倫、轉運官吳仿、將官白均等均已遭殺害。”

聽到陳通,李慢侯明白,西軍也參與了叛亂。決勝軍、歸遠軍和龍騎軍他不熟悉,所謂第三將軍指的是田均,李慢侯手下軍官都是從田均部下挑選的。

李慢侯問道“怎沒有田均的消息,是否也參與了叛亂?”

趙叔近搖搖頭“未見消息。”

李慢侯請教“不知趙大人以為,此時該如何處置?”

趙叔近歎道“無非是剿撫二字,正值天下板蕩,隻能詔安。”

那些當兵的殺人放火,然後詔安,這當然不公平,這是權術,不是法治。但李慢侯乾涉不了,既然要詔安,那些西軍他倒是想拉攏過來。正好他要派一些士兵回鄉,途徑杭州,也不算削弱他的兵力。

於是主動道“既如此。下官就借一都兵與大人。正好軍中有一些杭州叛軍故舊,或許能助大人詔安臂力。”

一都兵,三百人,少了一些,趙叔近眉頭皺了起來。他覺得李慢侯手裡的兵都是精兵,都是身披重甲的強兵,雖然少,也隻能接受。因為這隻軍隊的職責是護衛公主,他總不能說杭州比公主重要?哪怕他心裡真的這麼認為,也不能說。

所以勉強點了點頭。

一切照常進行,第二天下午,李四從鎮江回來了,帶回來一個川西商人。叫做吳興,祖籍自貢,販馬到鎮江,遇到了去買馬的李四。跟李四談了一個大概,不太放心,決定親自來揚州跟李慢侯談。

到了揚州,他就後悔了,這時候才發現,李慢侯是公主府的人。他是馬販,接觸軍人倒是經常,可接觸皇家還是第一次。

李慢侯問了一下情況,很奇怪他手裡會有這麼多馬,李慢侯也擔心受騙。吳興說,馬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一群馬販子的。他們從川西販馬過來,本是給官府的馬。送了一批去建康府,但建康府沒給錢,給了一批絹帛,根本就不足值。於是他們不敢繼續交割,分批將剩下的馬發往沿江各地發賣,就遇上了李四。

由於馬是建康府定的,建康府又是為淮西軍隊采買的。不知道是官府財政困難,還是有官員貪腐,拿絹帛充錢也就算了,關鍵是他們給絹帛定價太高,按照市價,用上品的價格給下品的絹帛。引起了吳興等馬販的不滿,決定暗中放棄這筆生意,又擔心官府追究,急於出貨,變現逃回四川。

這些情況吳興本來是不可能說的,但李慢侯把他給灌醉了,這個四川人酒量不行。

隻要馬沒問題,李慢侯不在乎是哪裡的馬,建康府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第二日一早,帶著吳興,拉上綢緞商曹雪岩,在揚州一家酒樓談生意。

由於昨日被李慢侯不斷灌酒灌醉後漏了怯,吳興非常痛快,價格還是三十貫,哪怕最近馬價又有上漲,他隻求儘快套現。曹雪岩絲綢絹帛,按照揚州的市價,大家都有的賺。

曹雪岩這邊,則由當地富商作保,他派一個夥計去潯溪提現。

正巧李慢侯要派人南下,就告訴了曹雪岩,跟著軍隊和官員,會少很多麻煩,最近兵荒馬亂的大家都有些慌亂。曹雪岩一聽也不派夥計了,他決定自己回去,順便探親。

李慢侯立刻向曹雪岩介紹自己的心腹李四。

“這是在下的兄弟,李忠。你就跟隨他南下,有事找他照應。”

李忠就是李四,李慢侯現在已經給軍隊裡所有人都起了官名,因為他偶然發現,一個名字,是可以提高自尊心的。李四起名李忠,是因為張三死的時候,李慢侯給起名張義,李四跟張三是兄弟,一忠一義,也是對他的期待。

派到杭州去的還有一個西軍老兵,名叫牛仲,外號醜牛,這個名字倒不是他起的。但是李慢侯給所有士兵起名,都跟這個牛仲有關。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哥哥帶我們去海島生活 老爸,魔都大小姐怎麼全是病嬌啊 綜影漫鹹魚躺平了 矢車菊魔女 無解之道 總華探長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新婚立規矩?砸婚房改嫁年代大佬 錦鯉小仙女的人間日常 離婚OK啦,但公公婆婆必須歸我 妃惑宮城之鳳華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