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節 鹽法(2)_宋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恥 > 第一百四十四節 鹽法(2)

第一百四十四節 鹽法(2)(1 / 2)

宋恥!

反正在江北也征收不到什麼鹽稅,如果不是要依賴江北藩鎮對抗金兵,朝廷早就要打擊江北私鹽南下的渠道了。晏孝廣要動江北私鹽,官員不會反對,隻要晏孝廣不激出什麼亂子來,能提高是功勞,不降低就無過。

晏孝廣不但不求無過,反而一心要建個大功。他誇下海口,三年之內,要在江北受一千萬鹽稅。這狂言驚嚇到了許多官員,也有很多想看笑話的。

其實收鹽稅一點都不難,難得是地方的配合。因為淮東的產鹽量並沒有降低,甚至比以前還擴大了很多。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監管之後,林永那些藩鎮,自己就在無節製的製鹽,他們隻怕賣不出去,不愁產不出來。

產鹽是需要人力的,這一點技術早就解決了。曬鹽技術出現的很早,一直跟煮鹽是並行的,並非沒人知道曬鹽的好處,隻是曬鹽投入很大。不像煮鹽,一個人支口鍋,就能起灶煮鹽了,曬鹽首先需要光大的場地,然後還要在場地上鋪設青石板作為曬場,還要修建飲水的鹵水溝渠。一個是一次性投入少,周轉快的輕工業模式,一個是一次性投入大,效率高的大規模工業模式。

由於古代鹽場管理混亂,導致缺乏大型資本進行這種投入,因此煮鹽一直是主流。可是林永這些藩鎮,他們開鹽場的時候,麵臨的是勞動力匱乏,人都被殺光了,土地剩餘,本來無人的鹽堿灘塗就多的是,而他們又資本雄厚,急於擴大規模的他們,就開始大規模采用曬鹽的方式產鹽,規模巨大,就怕賣不出去。

李慢侯名下的鹽場同樣如此,大量采用曬鹽法,他甚至是技術的推動者。

產量比原來更大,隻要控製生產環節,能合理的對生產征稅,稅收總量就是可以預計的。所以晏孝廣說三年收一千萬貫,並非誇大其詞,相比於北宋的規模,這甚至隻是一個很保守的估計。

他第一步就是廢棄了江北的官鹽場,這些官鹽鹽場的鹽早就堆積如山了,根本賣不掉。接著他開始在各大鹽場附近開設合同場,不要求統購統銷,但要求商人先在合同場繳納鹽鈔錢,換取標準的鹽袋,然後拿著鹽袋去鹽戶手裡買鹽,他們給鹽戶多少錢官府不管,一袋鹽是標準的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官府收一貫兩百錢,相當於一斤鹽征稅十文。看似比從老百姓手裡四文錢收鹽,三十三文賣出利潤低的多,可是這是淨利,官府不需要自己販運,不需要銷售,省去這些成本後,損失的利潤並不算多。

如此一改,征稅的成本是大大下降的,固定成本其實隻有一個鹽袋而已,隻值幾文錢。但監督的成本就高一些,因為十文錢的稅收,也值得走私,畢竟四文錢收鹽,老百姓就不會虧本,十文相對於煮鹽的成本,依然是一個很高的稅率。因此依然要在鹽場周圍進行巡查,防止走私泛濫。但總成本一定不會比原來高,一石鹽至少能盈餘一貫錢。而淮東鹽產量保守估計也超過一千萬石,理論上一年就能收一千萬貫。

“一石收一貫?這麼多!賣的出去嘛?我一石才賣五百錢!”

聽完李慢侯的說法之後,果然林永非常不樂意。

他們這幾個藩鎮的私鹽場規模巨大,而且互相之間競爭激烈,大肆傾銷。由於是私鹽,質量不錯,而且跟官府四文一斤的收購價相當,所以銷路反而比官鹽好的多。但利潤依然很豐厚,因為他們大都開始采用大規模曬鹽法,產量很高,成本很低,一斤鹽的成本還不到兩文錢。

“跟你沒關係。你還繼續賣五百錢,該賣多少你賣多少。收稅收的是鹽商的稅!”

李慢侯忽悠著,經濟鏈條的傳導性,林永應該不懂吧。

但還是小看了他“話是這麼說。你們稅收的那麼重,還有誰會來買鹽?就算來買了,不得壓我們的價?這麼搞,他們還不如去江南的鹽場買鹽呢!”

李慢侯笑道“不讓朝廷收稅,你們的鹽就是私鹽。收了稅,可就是官鹽了。以後你想賣多少就賣多少,大膽的賣。利薄了,就多銷。反正賠不了!”

林永還是猶豫“你真的讓朝廷在海州征鹽稅?”

李慢侯道“那當然。那可是我老丈人,我敢說不嗎?”

林永冷笑道“你從裡邊分了多少?”

李慢侯道“不多,五五分!”

朝廷一斤收十文錢,朝廷拿走五文,地方截留一半。

“那我同意!”

林永當然同意,這也是李慢侯跟他商量的原因,因為通泰的鹽場,可不都是他林永一個人的,田氏兄弟、單穿手裡的鹽場不比他的小。但他才是通泰藩鎮,走公賬,朝廷分他一半,等於他向田氏兄弟他們收了一半的稅。至於上了藩鎮公賬的錢,對林永這種公私不分的人來說,那就都是他的錢。

有李慢侯和林永的共識,江北鹽法很快就推行下去。立刻就收到了效果,九月開始,第一個月就收到了八十萬貫鹽鈔錢,朝廷分走一半。按照這種規模,一年可以有將近五百萬貫,三年一千萬貫根本不在話下。

主要鹽場就是通泰的鹽場,以及掌握在薛慶手裡的鹽城鹽場,和李慢侯手下的海州、漣水軍鹽場。林永不反對,薛慶也不敢反對,整個淮東的鹽場立刻就被晏孝廣派去的榷務監官們控製,除了私鹽之外,都得納稅。

至於走私,李慢侯治下的控製力是很強的,地方都保甲製,誰能走私?林永治下的通泰也是這一套,而且更加的宗族話,全都是一個個西軍土豪們控製地方,不但控製的牢,而且一個個都是帶刀的,走私的風險更大。

除非這些土豪和西軍自己走私,而他們走私的話,那就看林永和李慢侯能不能壓服他們了。至少目前互相之間存在強烈的依附關係,走私的鏈條一時間還構建不起來。走私就不會泛濫。在可見的未來,鹽稅還會繼續增加。一千萬是李慢侯設的一個上限,一旦達到這個上限,那就降稅。給老丈人撈政績,也不能不顧經濟發展。

“對了。給朝廷的上供錢,你打算怎麼辦?”


最新小说: 簽到係統,召喚武俠橫推諸天 穿越之趙雲傳 仕途浮沉 末日暗湧:血色異能博弈 空島領主:開局獲得天使和精靈 霸婿崛起 宿主扮演炮灰後,把任務目標撩了 雪夜紅 秦總的白月光是個萬人迷 無限彼岸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