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年要交的夏秋兩賦,沒幾個錢,林永等幾個藩鎮也沒打算硬抗。順利從藩鎮地方受到錢,這也算一個政績。
“能怎麼交?雇船給送過去啊!”
上供可不是錢,主要是糧食,錢始終依靠的是鹽茶交引等商稅。
“我打算拿錢去杭州買糧充數。”
李慢侯說道。
“這倒是個方便的法子。”
“我有門路,你要不要用一下?”
“什麼門路?”
“我在杭州建了一座淮海公所,拿我條子可以去哪裡領錢,然後在當地買糧。”
李慢侯可不是白幫忙,他是要搞彙兌業務。往來海州、杭州的商人,現在都學會通過淮海公所兌錢。把現金在這裡存入,領票到海州取出,收取一定的彙水。這並不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開創,而是李慢侯常年跟杭州的公主府之間的資金往來,逐漸形成的渠道。
路子給林永說了一下,他愛用不用,不差他那點錢。雖然通泰舒蘄比淮海的上供要多,但加起來也沒多少,三四萬貫的數目,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我去哪裡領條子去?”
林永隨口問了一句。
“你要用的話,那我在通州也建一所公所,也方便你們通州商旅銀錢往來。對了揚州現在就有,將來沿江都會有。”
林永反應過來“你這是又開新買賣了?”
李慢侯道“小買賣罷了。抽一點彙水,也不高,值百抽一,跟幫忙一樣!”
一聽利潤不高,林永點點頭,也沒什麼興趣。
“既然是太尉的買賣,下官當然是要捧場的。”
他有四個地盤,還分在長江兩頭,全都雇船運輸,煩死他了。還不如把糧食賣給商人,給皇帝的上供,花錢去杭州米市上買。
“你知會田氏兄弟他們一聲,要想用呢,都可以。他們那地方我就不一一開公所了,可能會在黃州設一個。”
黃州治所黃岡,對麵就是武昌,九省通衢,商業潛力巨大,值得在哪裡擴展。
跟林永談完後,密會了揚州的趙立。趙立依然是那樣,滿腹牢騷,主要是朝廷壓製他北伐。他的兵力還是三萬,主要是徐楚軍,但練的已經非常精猛。還有揚州兩萬鄉兵可用,都是李慢侯當年練出來的防禦部隊。
利用真揚的財稅,他已經擁有一支一萬人的精銳騎兵,一人三馬,戰馬不是女真馬就是契丹馬,備馬也都換成了川馬和大理馬,自認為兵強馬壯,可以一戰。
李慢侯提醒他,入秋之後,很可能金兵會再次南下。到時候他會在徐州一帶跟金軍死戰,希望到時候趙立能夠幫他。趙立滿口答應,甚至說哪怕到時候朝廷不同意,他也要出兵,這已經被憋急了。
通過年初的戰鬥,李慢侯發現,趙立手下的部隊,已經能跟金軍主力進行正麵會戰,隻是在技術層麵差距還很大。他的騎兵機動性並不是靠備馬數量能解決的,騎術劣勢根本無法彌補,而且騎兵戰鬥經驗很差。
金兵小團隊配合,是與生俱來的生活習性。尤其以五十、一百人這樣的規模,最能發揮他們的戰鬥力。金軍平時也以五十騎為一隊,他們的最小固定建製也不是百人的謀克,謀克以下還有蒲輦作為謀克副手,可以統帶五十人戰鬥。行軍都是以五十人為一隊,相隔百步。戰鬥同樣以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重操弓矢。遇敵陣中遊騎兩騎,躍馬而出,先觀陣。一個百人隊就可以做出技術迂回,向左右展開,或前後結隊,百步之內,弓矢齊發,打亂對手陣型,則整隊壓上,如果不行則結陣應對。宋人評價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
上次在滁州的低山丘陵中,趙立的大兵團展不開,遭受金兵小規模攻擊,被打的很慘。
在揚州一番活動之後,用了將近一個月時間,回到海州已經是九月底了。
薑滑從遼東帶著主力回來,如何安排他們,立刻就要著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