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知道了,沒想到公主嫁的竟然是這位爺,福建都說這位爺在南洋是明人的保護神,西夷人和土人就沒有不怕他的。原來長成這個樣子,嘖嘖嘖,果然是條好漢,就是長得太粗魯了。唉,鮮花插在牛糞上。就不知道這華麗的馬車裡坐的公主怎麼樣,承不承受的住這鐵塔一樣的漢子。
外鄉人咬著手裡的包子,唾沫橫飛,臉上還露出色眯眯的表情。不竄眼珠的盯著迎親隊伍裡,剛剛走近的六輪馬車。
“哼哼,永寧公主長得可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皇太後最疼愛的女兒,當今皇上最親的妹妹。喏,看見沒,那嫁妝,可都是皇上欽賜的,珍貴著呢。”
說話的人眼睛斜睨著外鄉人,嘴角掛著冷笑,手指著不遠處一長排的嫁妝隊伍道。
“哇!好多。”
看到那一長溜嫁妝,外鄉人吃驚額張開嘴巴,露出滿口殘碎的包子餡,接著又恢複正常,白了身邊人一眼,不屑道“說那麼多,好象你親眼見過似的。”
“嘿嘿,咱倒是沒那福氣。”方才那位的聲音小了不少,接下來一句雷死人“不過,嘿嘿,我哥就是宮裡的執事太監,這次是專門負責籌備嫁妝的,我乃東廠的番子,你說爺知道不知道啊?”
“啊!原來是差爺,失敬失敬。剛才小的得了失心瘋,說了胡話,差爺原諒則個。”
外鄉人大吃一驚,尼瑪,宮裡的執事太監,東廠的番子。剛才自己言語對公主不敬,弄不好要吃官司。特麼的,惹不起!那外鄉人趁那人轉頭,擠進了人群溜之大吉。
一陣風吹來,車窗上簾子微微卷起,方才的話飄進轎中永寧公主的耳朵裡,頓時讓她臉羞得通紅。輕輕地啐了一句。想了想,又撩起窗簾的一角,透過窗戶,看著前麵馬背上那個高大的背影,永寧眼睛裡充滿了愛意。明媚的俏唇彎起笑靨,嘴角上蕩出一層漣漪。
……
“一拜天地。”
司儀洪亮的聲音回蕩在新伯爵府。聽到號令,王實轉過身來,永寧公主也在丫鬟們的攙扶下,轉過身子,兩麵相對,同時低下頭,行了第一輪禮。
“二拜君親。”
王實對這個時代的禮節也並非一竅不通,天地君親師,天地為大,次之為君,在為親,後為師,如今滿堂官員在座,也算代表半個朝廷,才把皇上也算了進去。王實與永寧公主又是跪地三叩拜。
“夫妻交拜。”
成親了,咱這就成親了!王實在自己的心裡念叨著。想當初,剛來到這個世界,王實本來還沒想過這問題,誰成想機緣巧合下,自己這麼快就成親了,還娶了一位皇家公主。
王實微微一笑,深情的注視著對麵。兩人這次倒沒有跪,半躬身子,兩頭相接,算是行了禮。
“禮成,送新娘入洞房。”
王實向充任男方代表的首輔張四維、閣老申時行、呂調陽等以及在場的官員、士紳道了謝,然後又把囊圖召過來囑咐了幾句。這才牽著永寧手中的同心結出了大廳,向後院的新房走去。
……
結婚已經兩天了。小夫妻倆現在好的蜜裡調油,成天膩在一起。大家都是練武之人,精力旺盛。新婚燕爾,如膠似漆。
天雷勾動地火不外如是,家裡也沒有長輩,這裡完全成了兩個人的世界。大白天的兩個人又激烈的糾纏在一起,很自然的撕衣服,然後……
等到雲歇雨散,滿麵酡紅的永寧公主拿被子遮住美好的身子,瞅著小榻床的床頂發呆。她努力地回想結婚這兩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己怎麼會變成如今這樣子?
想想這幾天的荒唐,永寧公主就感覺有些羞愧,畢竟有些保守,總覺得這樣真的不好,越想就越不是滋味。讀了這麼久《女誡》,怎麼自己會這樣瘋狂,如此迷戀羞人的事情,真是太丟人了……
看到永寧又是這副樣子,王實抬起上半身,捏捏永寧的小鼻子,笑道“彆胡思亂想了,想點彆的,你是個好女人,都是為夫不好,索求無度。
沒辦法呀!為夫愛死你了!孔子曰,食色性也。男歡女愛,這跟禮教無關。嘻嘻,沒想到你這小女子小小的身子裡,竟然有如此的潛力……”
“呀,不許說。羞死人了……”
永寧公主立刻炸了毛,像一隻發瘋的雌老虎,掀開被子就想把王實咬死,她忘記了自己身上一根線都沒有,這樣的鬥毆隻能引起王實的獸欲,於是……
過了很久,永寧的喘息聲才慢慢變得平靜,王實確實算得上遍體鱗傷,滿身都是牙印,尤其是肩膀上的牙印最為密集。
“夫君,咱們是不是起床?今天要進宮謝恩,再賴在床上耽誤了,會被人家笑話死的。”
“今天要進宮嗎?呀!差點給忘了。新媳婦今天要回門,沒事,還不到辰時,還早。哎呀呀,彆鬨,等為夫回口氣……”
在臥室裡又折騰了一會,直到辰時三刻,實在有些拖不下去了。兩個人這才起了床。麵對服侍太監宮女詭異的目光,永寧實在是做不到雲淡風輕,臉蛋始終紅的像個熟透了的蘋果。
倒是王實依然是那副憊懶的樣子,他臉皮比城牆還厚。除了萎靡不振之外,和平日裡幾乎沒有區彆。兩個人急急忙忙梳洗了一下,稍微吃了點東西就進了宮。
……
北京的九月秋高氣爽,可南洋九月份就進入了雨季,天仿佛塌了一樣。此刻的北大年城,大雨傾盆而下,窗外電閃雷鳴。
碼頭三裡外的軍營邊,有一座三層小樓,這是北大年軍港司令官官邸。王振此時站在窗前沉思,雨水帶走了這幾天的炎熱天氣,空氣中彌漫著一絲泥土的腥味。
北大年城街道上看不到一個行人,城裡麵各處的工地都暫停了下來,連續下了三天的瓢潑大雨,雨水將全城洗滌一新,旱季那塵土漫天的景象一去不複返。
王振占領北大年的這兩年裡,基本上都是指揮陸戰隊在打治安戰。海軍隻能做一些輔助的工作。這兩年,真的很艱難,複雜的地形,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讓他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即使是這樣,北大年地區還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海軍基地、碼頭和南北邊境堡壘線相繼完工,王振命令蘇比克水泥廠運過來的水泥,全部投入進了城建,完善城市裡的基礎設施。
在東南亞,很少有城市建設這個概念。所有的東南亞國家基本一樣,這些貿易興起的城市,隻有王宮附近的幾條走廊和廣場會用磚石鋪裝,其餘的街道就全是泥沙路。
雖然這時代城市的綠化普遍很好,但沒有鋪裝的道路到了雨季便會泥濘不堪,臭氣熏天,旱季則又塵土飛揚,男女居民在大街上什麼都洗,汙水遍地。
這樣的市容市貌,穿越者是不能忍受的,王振已經忍了一年多,自從去年下半年治安戰進入了尾聲,王振就再也忍不住了,立馬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建設。
經過一年多的做戰,連續剿滅了十幾個叛亂的回回部落。北大年城已經徹底的清洗了一遍,城牆內已經沒有了回回居民,核心區的住宅屬於北大年的華裔新貴,林元慶和他的合作夥伴完全控製了當地的民政。
華人富商,與華人親善的孟族泰族的頭人,已經成了這個城市的主人。這些新貴都在城內興建了屬於自己的豪宅。
根據北大年宣慰司規定,除了免費分得土地的北大年宣慰司衛所官兵,以及最早的一批支持者獲贈的土地。其他任何人如想再獲得土地建房,必須真金白銀向北大年市政廳購買。
城市進行了詳細的規劃,現在每個月的土地供應量有限,近來市場有很明顯的趨勢,城內的地價一日貴過一日。連帶著城牆外麵的商業街土地也越來越貴。
在市長林元慶提議下,北大年市政廳打算用這筆賣地收入修建覆蓋全城的下水道,線路正在規劃當中,雨季結束就會動工。
在南洋總督府的支持下,林元慶在這兩年裡,一直推進著移民大業。北大年被南洋都督府控製的消息已經在中國、暹羅和廣南鬨的沸沸揚揚,這掀起了一股移民熱,東南亞各國的數萬華裔移民自發湧入了北大年,帶動了生活中各行各業的發展。
就比如造紙,北大年市政廳的工商局從沒有管過造紙業,華人移民中有人嗅到中間的商機,一座造紙作坊迅速被建立起來。
北大年紙廠現在不光是可以滿足本地的需求,憑借本地的地理優勢,還遠銷東南亞各國,北大年紙竟然成了拳頭產品,每年光繳稅都是上萬銀元。
經過兩年來的奮戰,王振麾下的北大年都司軍隊,大約控製北大年港口周邊兩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與大明本土一大府略相當,是目前南洋都督府最大的一片國土,遠遠超過了呂宋的蘇比克城。
正因為這種原因,南洋總督府重新調整了這裡的行政區劃,劃分為三個市,除了北大年市外,原來的陶公府被改稱永樂市,以紀念當年鄭和下西洋第一站在這裡停留。惹拉府改名為乾元市,紀念第一批下南洋的先驅林乾元。
南邊為原先的半個吉蘭丹,改名為丹州,北麵以後世泰國從北大年府劃至宋卡府的幾個縣合並組成宋州。這些地方土地肥沃,王振打算把這裡變成南洋都督府轄下的糧食基地。
南北兩個州都有大量武裝的孟族人和廣南人,他們的拓殖村莊成為抵禦回回國家擴張的最前沿。三個州府給新貴族們了充足的行政崗位,滿足了大多數人對於權力的渴望。
如果深入開發,北大年的地盤足以承載近百萬人口,現在這個數字才堪堪突破十五萬。北大年最大的問題是民族結構很是分散,華人、泰族人、孟族人、真臘人,彼此的人口差距並不大,人數較少的民族還有廣南人、棉蘭老人。
想要長治久安,改變這裡的人口結構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外麵的雨越下越大,一點也沒有停歇的意思。王振想起這些煩心事,歎了口氣,這樣的天氣什麼也乾不了。
此時,辦公室門敲響了,來的是市長林元慶。他遞上一封公函,說道“二公子,這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英格蘭東印度公司聯合再次請求在北大年設商館的申請報告,還有一份是申請購買鋼質艦炮申請,請您審閱一下。”
“嗯,林市長,設商館的事情你們市政廳就可以做主。我們宣慰司不乾涉民政。至於購買火炮的事情,需要南洋總督府批準,這份申請暫時放在我這裡。我會代替轉呈上去。”
“明白了!謝謝二公子。我還有事,就不打攪了。”
王振起身請林元慶留步,邊泡茶邊說“等等,林市長,請留步。耽誤你一點時間,您熟悉東南亞事務,我這邊正好有件事情,需要向您請教一下。”
林元慶在沙發上坐下笑道“二公子,您太客氣了!大家都是同僚,有什麼需要請儘管開口。”
“來,先喝點茶。”王振把茶遞給林元慶。
“謝謝!”
王振在沙發上坐下後才說“是這樣的,林市長,我聽說你們家族一直在和棉蘭老高地人在做生意,跟他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的確,我們家族跟棉蘭老高地人關係不錯。這是當年我父親打下的基礎,你知道我們以前也從事軍火交易,跟幾個高地人部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做嗎?請儘管開口。”
“是這樣的,有情報顯示因為孟族部落和棉蘭老人爭地盤,棉蘭老高地人被迫向山區挺進,占領了位於昔羅縣的山口。不知道你認不認識這個部落的首領。”
“二公子,這件事我聽說了。但現在我不知道占領這個山口的是哪個部落,這還需要去打聽一下。”
“這個部落的名字叫做卡邦瓦,你有沒有聽說過?”
“卡邦瓦,這是棉蘭老高地人最大的部落。他的首領瓦班跟我家的關係很好,需要我做什麼嗎?”
聽到林元慶的回答,王振頓時眼睛一亮。露出笑容說“太好了!這件事很重要。我需要你保守秘密。能做到嗎?”
林元慶神情嚴肅的點點頭,說“二公子,請放心!我懂規矩。一定會保守秘密,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會說出去。”
“很好!我相信你。是這樣的,南洋都督府一直打算在印度洋上控製一個港口。但是你也知道,現在印度洋比較好的港口都控製在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人的手裡。
萬曆七年,我們和這幾個國家簽訂了《友好通商貿易協議》,實話跟你說,今後幾年,我們的工作重心是在國內,所以目前不太方便向印度洋發展。”
“二公子,您的意思是讓海盜去印度洋占領一個港口。您看中了吉打?”
“不錯,林市長,你很聰明。有沒有這個膽量。”
“這個。我是沒問題,隻不過我父親留下的那些手下,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做回老本行。”
林元慶猶豫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他現在的手下都成了北大年的新貴,已經過上富足安逸的生活,誰還願意去刀頭喋血。說實話,他真的沒什麼信心。
“林市長,我想你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讓你的人去聯係高棉山地人,我們給他們武器。你派人把他們組織起來,讓這些高棉人從葡萄牙人手裡奪下吉打港。唯一的條件是我們需要港口。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手裡租賃吉打港,租金就是這些免費的武器。”
“啊,如果是這樣就沒問題,這些高棉人現在混得很慘,絕對願意去攻打吉打,奪取一個穩定的地盤。再說港口對他們沒什麼用處,能夠用來換回武器。他們絕對願意。
嗯,這樣吧,為了穩妥起見,我派我的長子允文親自去聯係瓦班,卡邦瓦部落現在正是困難的時候,絕對會答應我們的條件。允文跟那邊的高棉人關係比我更熟。這樣也方便保密。”
“那實在太好了!我代表南洋都督府,感謝你的支持。林市長你放心,總督府也不會讓你們白乾的,一定會予以重獎。”
“應該的,應該的。要不是二公子派軍支援我們。這北大年恐怕不會再有一個華人。我這就回去,讓允文過來找您,二公子有什麼事就吩咐他。”
“好,那就拜托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