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後端起茶盅小心品了一口,滑爽滑爽的,口感極好,不免讚道“這茶倒真是好茶,比平日禦茶房裡的茶,味道還要清雅,店家,這茶叫什麼名兒?你說叫魁龍珠?”
“對,叫魁龍珠。”
“魁、龍、珠,”李太後一字一頓念了一遍,又問,“為何叫這名兒?”
“啟稟娘娘,這魁龍珠的名兒可是大有來曆,”店家眉飛色舞地介紹道,“這道茶實際由三種茶合泡而成。它們是浙江杭州獅峰產的龍井,應天府茅山產的珠蘭,以及皖南黟縣產的魁針。
三種都是綠茶,但香氣與味之厚薄都有差異。將它們摻在一起,香味就格外不同魁針之魁、龍井之龍、珠蘭之珠,合起來就是魁龍珠。老茶客都讚這魁龍珠是一水衝三省、香透九重天。
萬……啊,不,諸位客官,你們品過之後,感覺如何?”
“好,好極了,”朱翊鈞忘情地嚷道,“香透九重天,今兒個倒不是虛言。”
朱翊鈞說著瞧了一眼李太後,一說“九重天”,他便想到了自己,因此十分得意。
此時,王實正和永寧坐在一旁悄悄地說話,聽到店家的話,他摩挲著茶盅,插嘴問“店家,這南城根秀水市場剛開業不久,以前這裡住的都是小老百姓,也喝不起這麼好的茶。你說老茶客都讚這魁龍珠,老茶客都是哪些人?”
那店家趕緊做了個揖,笑盈盈道“客官,小的說的老茶客,都是順天府南京城內的富貴人家。這條街上有幾家南洋的新式賓館,住宿條件好,生活方便,因此來到京師南邊的富貴人家都喜歡住在這裡。東家沒辦法,隻好在這條街上也開辦了這家茶樓。”
“原來如此。”王實恍然大悟。
“店家,那賓館真像傳言中那樣舒適嗎?”小皇帝突然問道。
“嗬嗬,皇上,要不去看看,那可真是天上人間!”
店家還沒來得及回話,卻被屋外進來一人打斷了話。眾人回頭看去,來得正是武清侯李清,李太後的父親,眾人紛紛見禮,李太後微微一揖,抿嘴一笑,道“爹最近可還好?”
“好!”武清侯李偉忽然顯得拘謹,憨笑道“好閨女,這秀水街可算是讓你爹開了眼界。嘿嘿,京師這兩年變化可真大呀!”
“鈞兒登極快十年了,也算是做的不錯。除了以前的張居正,虧得王實和王興兄弟倆儘心儘意,這南城根才有了這麼好的去處。”
“嘖嘖嘖,這得花多少錢哪!”李偉指了指門外大青石鋪成的地麵,又點點門口一根安裝了玻璃鯨油燈的燈柱大發感慨。
“嘻嘻,爹啊!瞧你說這話,還是鄉下的李老倌。”李太後說著咯咯咯地笑起來。
馮保湊趣兒,指著坐在一旁的王興笑言道“武清侯,您是擔心未來的孫女婿亂花錢不是?嗬嗬,如今王五郎可是京師裡鼎鼎大名的財神爺,大錢不動,就是掃掃箱子角兒,這樣的大市場,咱大明的城市一個地方辦一條這樣的市場啊,也還綽綽有餘。”
小皇帝耳朵裡最是聽不得錢,一說到錢,朱翊鈞就敏感地看了看王實和王興,目光炯炯。
王興卻笑著答道“馮老公公,實不相瞞,咱南洋王家是有錢,而且舍得花錢。這天下呀,比南洋王家有錢人多的是,不過啊,這些人隻想把錢埋在地窖裡。
那埋在地窖裡還能叫錢嗎?那就是一堆石頭,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隻有花起來,在市麵上流通,才能夠體現錢的價值。才能夠聚集更多的財富。”
朱翊鈞突然開口說道“王卿,朕也看過關於貨幣的本質這本書,說實話,朕讀完後似懂非懂,至今還沒有摸出門道來。今天正好閒來無事,王興,你就跟大夥兒講講這其中的道理。”
王興見大家都看著自己,隻好說道“皇上,臣也說不太好。既然大家有興趣,那臣就隨便聊幾句。皇上既然看過貨幣的本質這本書,貨幣的發展史臣就不講了,今天臣就聊一聊什麼是財富?皇上,您覺得這個商業街好不好?”
“那當然好啊!很漂亮,很舒適。這南城也繁華了很多。不過也花了不少錢吧。”
”五十萬元銀元。”王興平靜的答道。
“什麼?五十萬!”小皇帝驚道。
“嗤”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除了王實和永寧神態自若,連李太後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拍著胸口指著王興“王五郎,你……你也太糟蹋錢了,這可相當於一府的財稅啊。”
“不錯!這僅僅是第一期。後麵花費的錢更多。”
朱翊鈞咂巴著嘴說道“王五郎,你可真是舍得。”
王實笑著插話說道“皇上,有舍才有得嘛!”
“此話怎講?”朱翊鈞問道。
王興說“皇上,臣給你算筆賬。買下這塊地,臣花了二十萬元,重修這裡發了三十萬,不說前麵那二十萬元,這裡麵大部分錢是用在了那些遊民工錢,遊民身上有了錢就要花在衣食住行上麵。無形中就促進了本地的經濟。
而且我修房子需要大量的建材和物質,也帶動了本地的作坊擴大規模,雇傭更多的人做事,因此得到好處的人越來越多。本地的老百姓也因此富裕起來。”
說到這他頓了頓,笑道“帶動本地經濟,給本地人創造就業的機會,這隻是其一。其二,臣也不會虧,有了大市場,就算是有了一個會下蛋的母雞,這些門麵每年能收到不少的租金可以彌補原來的虧空,同時又吸引來四麵八方的商賈,我和皇上合辦的永寧毛紡廠的毛呢有了更大的銷路,跟武清候老爺子辦的服裝廠成衣也銷售的更好。這樣還給那些無業的人了工作的機會。這些錢將來遲早要成倍的賺回來。
再說,有了這個大市場,這裡聚集了這麼多的人氣,像這間茶樓生意就好的多。更不用說那些賓館,餐飲行業賺的更多,我這邊和朝廷戶部達成了協議,在這裡開征商稅,標準是十稅一,遠遠高於其它的地方。
朝廷也因此增加了稅收,估計戶部每年能夠從大市場收到時二十萬多元的稅金。您看看,無論是朝廷,還是老百姓,包括我自己都將從中獲益,您說我這五十萬元花的值不值?”
眾人被王興的話說得頭暈腦脹,半響都沒有出聲。良久,李太後歎道“嘖嘖,都說你王家兄弟是財神降世,果然名不虛傳。今天咱算是開了眼界,也明白了什麼才是財富?嗬嗬,爹啊!怪不得最近沒聽到你哭窮,原來都是孫女婿幫你安排好了。”
“嘿嘿,還好俺下手快!要不然就被徐國公家搶了先,咱家的巧兒差點錯失這麼好的姻緣。”武清侯李清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眾人哄堂大笑。待到大家安靜下來,王實笑道“皇上,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錢隻有流通起來才是錢。我是從來不會把錢藏在地窖裡,永寧就知道這點,臣在南洋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花錢,我不停地修路修房子,把各個地方連通起來,還有就是修港口。
這樣不僅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也創造了財富。不知不覺中這些錢就會慢慢的增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財富就像一個池塘,如果封閉起來遲早會要乾枯。
正所謂,讓貨幣流通起來,源頭自有活水來。財富流通起來,農民、作坊的東西有了銷路,這些人會更加積極地生產,有了更多的商品,南洋也會越來越富。”
永寧也指著門外絡繹不絕的人流,笑著對李太後問道“母後,您看看現在這裡的老百姓臉上有什麼不同嗎?”
“有什麼不同?”李太後看了看問道。
“是希望。老百姓有了活路,未來就有了希望。您看看,這些人臉上沒有了悲苦,卻有了一種自信,現在還不算多,女兒在南洋看到的老百姓都充滿著自信,真希望大明天下百姓都能過上這樣的日子。”永寧憧憬的說道。
朱翊鈞若有所思,眼睛看向王實,沉聲問道“王卿,這就是新儒學的魅力嗎?”
“是的。這就是新儒學,隻有懂得科學的儒學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夠民富國強。”
“民富國強?”
“是的,新儒學提倡民富國強。老百姓生活過好了,皇上才能夠坐穩這個江山,人民才會擁護你。朝廷實際上最大的職責不是什麼牧民,而是想辦法讓自己的百姓富裕起來。
唐太宗曾經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樣的道理,有了老百姓的擁護,那大明才是鐵打的江山萬萬年!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動,即使是成吉思汗再生,也不過是螳臂當車。”
……
從茶樓裡出來,朱翊鈞失去了說話的興趣,他默默地觀察著路上的情形,心裡回想著剛才王實兄弟的話,又想著自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那一大筆錢財,不禁有些浮想聯翩和躊躇。
一行人沿著街道邊走邊看,兩宮太後和永寧等女眷們,都買了不少東西,一邊走一邊在手裡翻看物件兒,嘰嘰喳喳的討論不停。
走到街口,但見一個頭戴麥秸草帽,光著兩隻腳片子的少年站在門口喊道“諸位大客官,恭喜你們做成了大生意,到咱的瓜攤上吃片瓜吧。”
見這少年推著一輛仿照後世的餐車,上麵放著一些切開了的西瓜,用玻璃罩著,紅彤彤的煞是誘人。加上這小小少年虎頭虎腦,眼瞳裡有一股靈氣,李太後倒生了幾分憐愛,遂上前問道“這是你的瓜攤”
“嗯哪。”
“好,拿幾塊咱們嘗個鮮。”
“好嘞!您稍等。”
少年人喜出望外,手腳麻利的用一個大盤子端出十幾片西瓜,雙手到了李太後和眾人麵前。
李太後很快就吃完了一片瓜,擦了擦嘴唇笑問道“這瓜不錯!小夥子,聽你口音就是這京師的,每天買瓜能掙多少錢?”
少年剛剛做成了一筆生意,心下歡喜,滿臉喜悅的答道“回客官的話,這不一定,有時候好一點,有時候差一點。自打有了這個大市場後,每天都能掙到一百二三十個銅元,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養活家裡人不成問題,弟弟也可以上學了!”
“哦!你還要供你弟弟上學。”李太後愛憐的問道。
“是啊!我家就住在這附近的村子,多虧了皇上花錢在這裡修大市場,給了我們附近的農戶新的生計,農閒時也可以賣一點自家地裡的東西補貼家用。
現在皇莊裡的毛紡廠在村附近辦起了免費的學堂,現在我一個人能夠養家,就讓我弟弟去讀書了,指望他讀了書能為皇上效力,報答皇上的恩情。”
李太後展顏一笑,拍拍小少年的肩膀,說“還真是個懂事的孩子。馮公公,賞!”
小少年這才注意到眼前的客人來曆不凡,頓時反應過來。他嚇得渾身發抖,撲通就跪在地上磕頭,聲音發顫“太……太後,草民……草民不要錢……”
在李太後的示意下,馮保將小少年扶起來,把兩塊銀元塞到他手裡。笑道“休要害怕,這是太後賞你的,收下吧。”
朱翊鈞沒有說話,隻是笑盈盈的看著眼前的一幕。等那小少年千恩萬謝收好銀元,這才走過來攙扶住母親,邊走邊打趣說“母後還真是在世觀音,十幾片瓜就給了兩塊銀元,您可真夠大方的。”
“看到這小少年,母後就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你母後小時候也當過小販,每天風吹雨淋的,可不容易。嗬嗬,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少年。”李太後笑道。
走了這半日,她感到有些乏了,便對朱翊鈞說“都快晌午了,咱們先回宮歇息歇息,待用過午膳,睡個瞌睡兒,下午再來瞧瞧。”
朱翊鈞遊興正濃,哪肯離開,便說道“要不,兩位母後先回去,咱還想繼續轉轉。”
李太後點點頭,正欲邀陳太後離去,卻聽得王實說道“前麵幾步路,就是新怡和賓館,那裡既可以休息又可以吃飯,還是武清侯老爺子的產業。
要不,兩位太後娘娘去賓館吃頓便飯,中午休息一下,下午還有個劇院表演舞台劇,看完節目再回去,可好?”
“哦,這倒是個好主意。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李太後問。
王實嘻嘻一笑“太後娘娘去了便知。我敢保證您一定喜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