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楚王內心對秦國產生了恐懼,擔心會被秦國再次圍困在上鄀,所以他不敢像是之前一般堅守上鄀城,而是選擇帶領殘兵敗卒南下。
公子莊非常清楚,以秦國現如今的國力,根本沒有辦法供養百萬秦軍。
隻需要再拖延上一兩個月的時間,等到秦軍的糧食消耗殆儘,楚國說不定還能夠反敗為勝。
上鄀乃是鄀國的都城,楚軍謹守上鄀,秦國的軍隊抵達之後,一不能夠劫掠鄀國的糧食供給軍隊,否則便是侵略彆國的子民,將會失去大義的名分。
二來是楚國還可以自稱是保護弱小的鄀國不被秦國侵犯,可以此為借口向周圍的其他諸侯求援。
總之,堅守上鄀,才是一個明智的策略。
然而楚王卻因為內心對於秦人的恐懼而放棄了這個絕佳的計策,選擇了率領麾下的軍隊逃回楚國。
公子莊對自己的父王越發的失望,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個女子的身影。
對方是周王朝的王姬,原本是沒有資格乾涉國事。
但是她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舍棄了自己的尊嚴與個人的情欲,一舉奪得了攝政周國的權利。
如今的她軟禁天子,手挾儲君,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周之主。
那個女人無視了周王朝傳承數百年的宗族禮法,用自己的智慧滿足了各方的條件,贏得了朝臣與宗室的支持,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而對方之所以能夠成功,最大的原因便是源自於周天子的昏聵。
而今楚王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長時間的安逸生活,已經變得懦弱而又昏聵。
他早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讓他崇拜的父王了!
腦海中又想起自己的那個弟弟,那個明明隻有三歲,卻是一肚子小算計的幼弟。
這樣的一個孩子,若非是有一個陰險狡猾的母親在教導,也絕不會養成這樣的性格。
再想起最近朝野之間的傳聞,還有母親送往洛邑的書信。
所以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伯仁第二,為了能夠如同姬婉一般成為最終都勝利者,公子莊心底下定了決心。
這個國家,已經不能夠再繼續把持在他的父王手中了。
心底生出了這樣的覺悟,但是他卻也非常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取代楚王。
他隻能夠徐徐圖謀,一邊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一邊打壓楚王的威信。
他沒有再繼續向楚王進諫,而是如同楚王意願的那般領兵南逃。
在逃亡到過程中,他不斷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拉攏那些倉皇逃亡的楚人,逐漸在楚人之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至於那些南逃的荊蠻人,本就把他視作未來的國主,對公子莊自然是唯命是從。
當楚軍逃回丹陽的時候,公子莊基本已經掌握了楚國的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