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看庸人不順眼了,現在終於可以複仇了!”
在得知要攻打庸國之後,楚人並沒有思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些欺軟怕硬的嫌疑。
他們都在楚王的號召之下開始集結,浩浩蕩蕩的向著庸國殺來。
楚王身側,伴隨他左右的屈晏極為疑惑的問道“秦為列國所討,若是大王伐秦,未必不能儘功。
為何大王要在這個時候放棄攻打秦國,轉而攻打庸國呢?
如此一來,豈不是自絕於天子?”
對於屈晏的疑惑,楚王感到極為高興。
眼前這位楚相,向來是以智計著稱,今日難得向自己請教,他自然是要好好的賣弄一番。
於是楚王笑著說道“天子與諸侯,皆以楚國為蠻夷,就算是幫助天子討伐秦國,天子就真的會分地與楚嗎?”
屈晏聞言陷入了沉默之中,良久之後方才搖頭。
楚王緊接著又繼續說道“攝政雖與楚國有盟約,卻不過是為了利用楚國罷了。
在她的心底,楚國不過是她養的一條狗而已。
所以,無論楚國如何搖尾乞憐,最終都吃不到一塊肉。
而寡人恰好牙口不好,不願意去啃周王姬丟出來的硬骨頭。”
言語到了此處,他看了一眼默不做屈晏,緊接著又繼續開口說道“寡人這一輩子隻佩服過兩個人,一個是已經死去的姬仲義,一個便是當今的秦國君。
這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能謀善斷,戰無不勝。
與這樣的人為敵,殊為不智。
周國雖然看上去占儘優勢,但是寡人卻不認為他會是秦國的對手。
故而,寡人按兵不動,等的便是攻打庸國的機會。
原本寡人是打算等庸國與褒國的大軍抵達函穀關之後再動手,卻沒想到秦國竟然如此膽大,竟然在鄀國設下主力伏擊庸國,甚至還派兵攻打褒國。
如此一來,褒國與庸國皆敗,關東十五萬大軍無人能夠服眾,自然也就威脅不到秦國。
秦國不敗,那麼,寡人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周國的發難。
而庸國新敗,正是國家動蕩之時。
此時伐庸,一來可以掠奪庸國的土地,二來可以借機與秦國示好。
一旦秦楚能夠結成同盟,那麼,周天子又有何懼之?”
隨著楚王的話音落下,屈晏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惶恐與不安。
他總覺得此時的楚王變得越發可怕,似乎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原本的楚王雖然霸道勇猛,但是腦子還算單純,很多地方依舊需要由他來謀劃。
也正是因為如此,楚王隻是霸主而非明君,所以這才把荊蠻諸部的未來押在楚世子熊莊身上。
然而如今楚王卻是越來越睿智,這讓他有些惶恐不安起來。
楚王越是強大,他扶持熊莊的阻礙也就越大。
如今的荊蠻諸部,又能夠等待多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