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聽到了秦國的要求之後,卿士們大多都是反對的,不願意平白為秦國伐蜀出力。
畢竟,這對褒國沒有任何的好處,反倒會消耗他們手底下的兵力。
然而,褒虎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們無從應對。
“若是褒國不願意出兵,秦人不能安心,必定先行伐褒,而後再行伐蜀。
以褒國的兵力,要想抗衡秦國,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可若是褒國與巴蜀聯合又該如何?”
有公卿也不是傻子,立即便提出了這個疑問。
而等待他的,則是來自褒虎的嚴厲警告。
“蜀國無道,篡權奪位,為天下諸侯所忌,這才有秦國伐蜀,列國聲援的現狀。
若是褒國與巴蜀聯盟,便是與無道者同列。
秦國可以伐無道之名伐蜀,楚國未必不能以此名伐我褒國。
屆時腹背受敵,我褒國更是萬劫不複!”
褒國公卿們此時方才意識到,眼下已經不是褒國左右逢源,亦或者是作壁上觀的時候了。
隨後便又聽褒虎繼續說道“秦國設郡縣製管理地方,又設學宮培養官吏。
若是褒國為秦國所滅,爾等己身或許還可以保全富貴,但是爾等的兒孫將來可沒有機會再為世代公卿了。
是這個時候舍棄一些蠅頭小利,答應秦國的條件,送走城下的秦軍。
還是繼續堅持,任由秦人覆滅褒國,而後斷送了宗族傳承,便都由爾等自行斟酌了吧!”
褒虎並沒有言語威脅他們,但是在他一番剖析之後,褒國公卿們都意識到了“褒國不能滅亡——”這一重點。
一旦褒國滅亡,等待他們的要麼是殺身之禍,要麼就是宗族跌落。
而不論是哪一種,對於這些傳承了近千年的公卿世家們來說,這都是不能夠容忍的。
於是,有人開口詢問道“我們幫助秦國伐蜀,秦國難道就不會轉頭對褒國用兵了嗎?”
宗伯聞言之後十分肯定的說道“褒國若是出兵伐蜀,那便是與秦國結盟。
秦國伐無道,所以諸侯不敢置喙。但若是秦國伐同盟,那麼天下諸侯都會因此而不滿秦國。
秦國若是得了巴蜀之地,正是需要時間來安定巴蜀的時候,又怎麼會再多生事端?”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而後褒虎又繼續說道“而等到秦人吞並巴蜀之後,一躍便會成為西南第一大國。
其國土之廣,就算是商國也是遠遠不及。
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擔憂秦國的,便不該是我褒國,而是周國與楚國了。”
楚國雖然是秦國的同盟,但是卻不代表兩國之間不會生出間隙。
公卿們都被褒虎說動,於是在第三日的朝會之上,褒侯與公卿們意見成功的統一了起來。
“伐無道——”
褒國好歹也是千年大國,又怎麼會甘心承認被秦軍脅迫?
他們打出了“伐無道”的旗號,派遣使者來見秦龍驤,表示褒國願意與秦國共同討伐無道之君。
而在等到這個消息之後,秦龍驤也鬆了一口氣。
隨後他取出了秦國早就準備好的盟書,在褒國蓋上國璽之後,兩國,便算是正式組成了伐蜀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