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褒國世子帶著禁衛殺出重圍,千辛萬苦的趕到秦國之時,並沒有如同他父親所期望的那般在秦國安度餘生,而是以褒國公子之名求見秦國世子秦陽。
“當初秦國南下巴蜀之時,曾與我父訂立盟約。言,褒國若有危難,秦國可助一臂之力。
而今,褒唯亂國,弑君奪位,乃是不義之舉,與當年之蜀國一般無二。
今日,外臣鬥膽,請秦國發兵褒國,助我褒國掃平逆賊。
事成之後,我褒國願尊秦國為宗主,世代朝貢。”
褒國世子劭乃是武夫,並不懂得太多政治上的彎彎繞繞。
他方才一開口,便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請求,同時也把自己最大的籌碼給擺了出來。
秦陽聞言之後卻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此時的他已經收到了秦王收服隴西部,正親率大軍剿滅收服其他犬戎部族的軍情。
同樣也得知了秦龍驤追敵數百裡,如今已將犬戎大部隊圍困在獫狁的事情。
在得知犬戎人向獫狄求援之後,秦陽已經準備在鹹陽再招新兵,派遣白起率領他們北上支援秦龍驤。
然而,褒國突如其來的求援,卻是改變了他原本的想法。
褒國地處長江上遊,兩麵環山,被秦國夾在中央,可謂是國中之國。
雖然它與秦國交好,但是將來未必不可能成為秦國的心腹之患。
不論如今的秦國與褒國關係如何,在秦陽的內心深處,實際上一直把褒國當作假想敵。
隻是,出於對秦國聲望的考慮,所以秦國不能貿然對褒國出兵。
然而現在,褒國世子劭卻是主動把秦國的刀架在了褒國的脖子上,秦國又怎麼能夠錯失如此良機?
秦陽與自己的父親有過深入的溝通,知曉自己父親“大一統”的宏願。
所以,他果斷的抓住了這個機會,把原本準備派往獫狁的援兵調往了鎬京。
現如今秦國的大將皆不在鹹陽,秦陽最為信任的人便是白起。
所以,哪怕白起年齡尚不足十八歲,秦陽也把這一次南下褒國的重任交托到了他的身上。
臨行之前,秦陽私下單獨召見了白起。
“阿起可知我秦國之誌乎?”
方才分賓落座,秦陽便直接開口詢問白起。
白起從小就是一個清冷的性子,向來喜怒不形於色。
自從白毅死在了蜀國之後,他的性格也就變得更加冷淡。
在聽到秦陽的詢問之後,他的麵色卻是難得變得嚴肅了起來。
坐直了自己的身體,恭敬的向著秦陽行了一禮。
“請世子示下。”
他並沒有貿然揣測,而是通過自己的態度,表明了自己一切聽從君王指示的姿態。
“父王曾言,天下兵戈之事不絕,百姓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