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的君王都開始暗自慶幸起來。
不論是秦國儒家的“大同”,兵家的“武備”,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甚至是趙無疆提出來的“非攻”,也讓各國的君王受益匪淺。
他們都覺得自己賺到了,卻沒有注意到秦國的文化已經悄然在他們之間傳播開來。
儘管他們隻是從秦國這裡截取對於他們有用的東西,然而一旦他們回國之後開始效仿秦國,那麼,便會給天下各國百姓傳遞一種“秦國最優”的錯覺。
現如今,天下各國都已經在開始使用秦國的貨幣,對秦國產出的各種商品也是爭相購買。
就比如說是蜀地的蜀錦,可以製作出華麗的衣裳。
鹹陽周圍出產的羊毛製品,數量龐大,價格低廉,乃是冬天禦寒保暖之上品。
最近這兩年,一種名為“紙”的商品也出現在了各國的市場之上。
這種“紙”的書寫效果奇佳,最好的已經比昂貴的帛書更加便捷。
哪怕各國君王有意打壓秦國的商品,依舊堅持用竹簡等原有的載體記錄文字,但是,紙張的盛行也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秦國商人貿易之時,都會使用統一的度量單位。
從衡量輕重的“秤”,到衡量長短的“尺矩”等等,所有的器物都有統一的標準。
秦壽“先文化統一,然後再進行王朝統一”的計劃真正一步步的實現。
就在兵家之辯結束之後,秦國一直求而不得的醫家聖賢終於上台了。
而這一上台,直接便是三個人。
最先上場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壯年男子,其次是兩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者。
三人一上台之後,其中一名老者便開始說道“這位是我的大兄大扁,這是我的次兄二扁,在下名為扁鵲。
我們三兄弟皆以神農氏為祖宗,以行醫濟世為平生之所願。
然,方濟家雖有濟世之才,卻沒有能夠將其廣傳於世之能。
今日盛會,我三兄弟鬥膽來此。不為辯論,隻為弘揚濟世之學。”
扁鵲言罷之後拱手一拜,另外兩個人聞言,也是齊齊拱手。
秦壽的臉上露出了笑意,十分給麵子的站了出來。
“三位先生同為醫者,若隻是為了宣揚方濟之學,有先生一人足矣,何故三人一同登台也?”
扁鵲聞言之後說道“我三兄弟皆自幼學習醫術,各有所長,所以需要分彆論述。”
秦壽點頭,而後問道“請先生賜教。”
扁鵲隨即說道“在下大兄擅長在病情發現之前治理患者,在我方濟家,這是醫術最為上乘的醫術。
次兄擅長在病症剛剛顯露的時候治理患者,這是中乘之醫術。
在下隻擅長在疾病徹底爆發之時治理患者,這是下乘之醫術。”
言語到了此處,三人對視一眼,都從懷中取出了一卷長長的帛書道“我三人的心得皆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