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把槍闖天下!
拿下蕩山後,車千秋便與眾將領商議如何取懷遠。
張誌道,“懷遠守城兵少,地理位子又正好夾在海口與蕩山中間,很容易就能攻下。怕我們拿下懷遠後,就會得罪月牙山。”
車千秋道,“月牙山攻克了海口,理應向懷遠挺進,為何止步不前?太奇怪了。”
兩天後,探子報說,月牙山之所以沒有進攻懷遠,是因為月牙山的大王左立仁死了,朝中政權混亂。
車千秋喜道,“左立仁怎麼死了?”
探子道,“聽說左立仁欲廢太子,立寵妾的兒子為太子,結果就被王後毒殺了。現在月牙山的政權已被王後與外戚把持。”
車千秋道,“難怪他們不取懷遠。”
張誌道,“一旦取下懷遠,日後月牙山定會與我們為難。”
車千秋道,“月牙山的水軍很厲害,陸軍卻不足為道。取下懷遠後,要是月牙山敢發兵來奪,我們就連海口也一並收了。”
張誌道,“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又招個敵人?”
車千秋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是月牙山軍攻打懷遠,懷遠定會投降我軍。到時還得跟他們結仇。月牙山資源有限,打一仗談何容易。”
昌山有軍情報到,翁田縣“韓山將軍”陸偉正領三萬韓軍向昌山城逼近。
車千秋道,“看來韓國想從中撈便宜啊!昌山有李世楷在,管他‘韓山’還是‘泰山’都要倒。”
車千秋深知李世楷的才能,多次出征卻不捎他相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欲把自己的威望給打出來,讓屬下心存敬畏,是以擱置了李世楷。
李世楷是個耿直的人,有什麼說什麼,不愛阿諛奉承,時常得罪人,幾乎沒什麼朋友。若不是車千秋在背後支持,隻怕昌山城內也容不下他。
車千秋對信使道,“傳朕旨令,昌山城內一切軍務皆聽李參事調遣。”
“是。”信使應道。
次日,車千秋點上牛耿、郭泗兩員大將,領著二萬人馬浩蕩向懷遠進發,欲用威勢逼其投降。
懷遠夾在虎狼之間,又無援軍來助,迫不得已隻能開城獻降。
李世楷與李大龍領兵一萬五千出城迎戰“韓山將軍”陸偉。
軍營內,李世楷與眾將商議道,“敵眾我寡,出奇兵方能取勝。”
李大龍道,“你有何妙計?”
李世楷道,“今夜朱將軍引二千軍伏在山左,吾將軍引二千軍伏在山右,鳴金為號,齊出接應。”二將領命,當夜便領軍伏在山嶺兩側。
次日,李世楷與李大龍引軍鼓噪而進。陸偉率兵來戰。
李世楷命李大龍上前叫陣,但不可取勝。
李大龍玄鐵戟一揚,勒馬向前,喝道,“叫陸偉上來跟老子較量較量,我倒看看他有何本事,敢來犯我昌山。”
陸偉見來者身穿鱷皮鎧甲,手持玄鐵長戟,威風凜凜,暗讚一聲,勒馬上前,斜托狼牙錘,喝道,“小子,看你一表人才,不知武藝如何!”說著,拍馬衝將過去,狼牙錘箭般刺向李大龍麵門。
李大龍揮戟擋開,心想,“不可敗的太假。”。也有意要試他功力,涮涮涮連揮三戟。陸偉硬生生擋下,手腕微感酸痛,坐下戰馬退了三步,笑道,“小子,倒有點技藝!”
當下將狼牙錘在周身一舞,那狼牙錘頭重身輕,一旦運作起來,勢迅力沉,錘頭鑄有鐵釘,一刺中就是一個蜂窩,有死無生,十分毒辣。
李大龍用戟來擋,兩件兵器一碰,“鐺”的一聲,整個身子為之一震。喑叫,“好沉猛的勁道!”連擋幾下,已有些招架不住。
陸偉見他勢怯,狼牙錘揮舞不停,心想,“十招之內,必將你打落馬下。”
李大龍接了幾招後,已知陸偉的狼牙錘隻可拆,不可擋架。右腕一翻,身子下斜,長戟由下而上向他腰間刺去。
陸偉見李大龍躲開了他的錘勢後,挺戟刺他腰肋處,不得不收勢來救。李大龍在他回招相救之際,得隙勒馬而逃。
陸偉見李大龍敗逃,揮軍趁勢向敵兵衝殺。
李世楷與李大龍率眾且戰且退,方過山嶺,李世楷軍中鳴金,左右伏軍齊出,李大龍麾軍回身複殺,三路夾攻,陸偉難以抵擋,敗回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