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把槍闖天下!
車千秋在懷遠城內撫民畢,便派人去群賊山接張天獅進城,張天獅覺得身無寸功前去投奔義弟,多少有點沒麵子。聽說海口守將單傑欲攻打懷遠,便想混進城中將海口縣內的糧草給燒了,以此助戰車千秋。
牛耿與單傑是舊友,聽說他是海口守將,便派人送去一封勸降信,說月牙山政權以被外戚“王氏”掌控,王氏在國內陷害忠良,遲早會將左氏取而代之。
自左立仁死後,牛耿聽說月牙山朝政混亂,忠良接連受害,便派人送信給趙培,不料趙培因不願附和王氏,慘遭迫害。牛耿立誓要殺了外戚“王氏”為趙培報仇。
單傑不以為然,回信大罵牛耿數典忘祖,車千秋卑鄙無恥。月牙山出兵攻下海口,解了昌山被圍之困,車千秋竟然將懷遠取下,阻塞了月牙山向外進軍的道路。
會議室內。車千秋與眾將商議道,“單傑已領三萬兵馬向懷遠挺進,該如何應敵?”
張誌道,“月牙山上下不合,海口軍民不同心,此戰利我不利敵。”
車千秋道,“兵法雲敵則能戰之。我們的兵力與敵人的兵力相若,可以跟他們出城一戰,單傑雖然武藝不錯,但領兵打仗的經驗不多。”
牛耿道,“我隻需領二萬兵馬便可將單傑打敗。”
車千秋道,“嗯,那大哥就領二萬人馬出城與單傑一戰。”
牛耿領了二萬兵馬出城,背靠群賊山駐軍,山上虛設旗幟,迷惑敵人。
單傑軍至,見牛耿人馬眾多,上前喝道,“牛耿,你數典忘祖,有何麵目出來見我?”
牛耿冷笑道,“你不辨善惡,助紂為虐,又有何麵目來見我?趙大哥慘死在王進手中,我誓要為他報了此仇。”王進,是王太後的弟弟,現任月牙山輔國丞相。
單傑持槍立馬,喝道,“既然如此,休怪我槍下無情了。”
牛耿道,“打架,我牛耿可沒怕過!”
單傑槍身一轉,飛馬衝出,槍頭直取牛耿喉頸。牛耿震天錘雖非靈健之物,但錘身圓大,防守上十分討巧,隻需一揮,便即拆解。
單傑回勢後,又連連發招,登時將牛耿上身儘數罩住。
“好槍法!”牛耿格開來槍,坐下馬退了兩步。
單傑戰馬上前兩步,手腕蓄勁,一個前紮槍法,勢如箭出,疾走一線。鋒利的槍頭從牛耿臉頰旁擦過。牛耿隻感覺臉上一涼,一條紅色的血線赫然範出。
牛耿心下氣惱,舞起震天錘,三砸兩擂發起進攻。
單傑或格或避,略有些抵擋不住,始終沒有反擊。牛耿又連使兩錘,一涮一蓋,直逼的單傑後退不止。
單傑趁此時機,將馬頭一勒,跑了兩步,長槍在身側運起,使出一招“詐敗槍勢”,槍頭直從馬尾處穿出。牛耿來不及架擋,將震天錘隨手一丟,空手去奪單傑的長槍。單傑急忙收槍,卻還是慢了一著,早被牛耿牢牢握住。牛耿膂力巨大,一用勁,單傑整個人隨之飛出。
單傑落地後,拾起牛耿震天錘,使勁擲向他腦袋。牛耿見自己的兵器飛了過來,便鬆槍接住震天錘。單傑回身上馬,向大軍示意進攻。
鼓角囉噪聲中,雙方展開混戰,交戰至晚,雙方收兵,各有損傷。牛耿依舊背山駐軍。單傑退二十裡處紮營。二更時分,海口城內突然火起,光亮千裡可見。
單傑心裡著急,不知是何原故,待通信兵來報,才知城中糧草被燒。於是前軍做後軍,途中埋下弓箭手,向海口退去。
牛耿得知海口城內失火,單傑退兵之事。便率兵追殺,途中遭遇弓箭手伏擊,折了一些兵馬。接著又與單傑後軍交戰不利,不得不退兵。
路上遇到車千秋派來的通信兵,命牛耿再次整兵追殺。
牛耿道,“第一次追殺失利,顯然是單傑有備,再次出兵如何能勝?”
通信兵道,“皇上說將軍二次出兵,必然大勝。”
牛耿不解其裡,複軍追殺,果然大勝。單傑引敗軍趕至城下,不料城內兵變,城頭亂箭將其射殺。牛耿順利取下海口。
原來車千秋早期在海口開公司時,做了不少善事,受到當地百姓愛戴。如今兩下交戰,城民早有歸順之心,夜裡見到月牙山軍的糧草被燒,於是軍民動亂,殺了守將。開城獻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