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把槍闖天下!
當下對雷亁連刺四戟,這四招十分迅猛,極儘變幻,所擊之處皆是上身不同部位,量雷亁再靈便也難躲閃避讓。
林如水見程誌招數淩厲迅猛,四招都是殺招,招招致人死命,不禁暗暗喝彩,料雷亁必然無法抵擋。但見雷亁始終麵露冷笑,自是胸有成竹,在這間不容發的瞬息之間,隻見他將身子一仰,一腳將手中握著的環子槍直挺挺的踹了出去,那槍受力之後,勢如箭出,槍頭破甲而入,正中程誌心窩。
林如水見程誌戰死馬下,心頭一驚。
此時雷坤揮軍衝殺,林如水抵擋不住,退五十裡紮營駐軍,另想破敵之策。
軍營內,林如水與眾將商議道,“雷氏兄弟勇猛,若不向皇上求援大將,怕是取不下六安了!”
一名參將道,“皇上一定也沒料到六安會有如此狠角。”
林如水道,“軍情緊急,我這就向皇上求援。”
當下修了封書信派輕騎連夜送出。
雷氏兄弟領兵拒敵,斬了程誌,退敵五十裡。見敵軍依草結營,雷氏兄弟商議道,“賊軍依草結營,當用火攻。”
遂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是夜大風忽起,三更時一齊縱火。雷氏兄弟各領兵攻擊敵寨。大火衝天,林如水軍中混亂,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甚是狼狽。
殺至天明,林如水領殘軍奪路而走。雷氏兄弟引軍窮追不舍。林如水等眾奔逃三四十裡處,前方一彪軍馬揚塵而來。林如水視之,來人正是張天獅。
林如水精神為之一震,喊道,“張大哥救我!”
張天獅雷神錘一揚,喝道,“敢欺我兄弟!受死吧!”一錘向雷亁腦門劈去。
雷亁見來將人高馬大,下手力道沉猛,不敢硬接來招,把馬揮槍遊擊。交手二十回合,雷亁由於疲憊力乏,漸漸敗下陣來。被張天獅一錘擊中馬頭,登時人仰馬翻。
雷坤見大哥落馬,命在頃刻,忙將手中長槍擲向張天獅,張天獅見長槍飛擊而至,回招拆擋。雷坤趁機將大哥拉上馬背,揮軍撤退。
張天獅與林如水令士兵原地紮營休息。林如水苦道,“此仗大敗,還有何臉麵回去見大哥。”林如水在下屬麵前稱車千秋為“皇上”,但在自家兄弟麵前,卻稱車千秋為“大哥”。
張天獅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男子漢這麼容易就氣餒,豈不讓人笑話。”
林如水道,“張大哥,雷氏兄弟勇猛,怕不好對付。”
張天獅道,“千秋,派了二百名火槍手前來助戰,還怕滅不了那兩個龜兒子!”
林如水喜道,“車大哥常對我們說,那些槍彈都是留以後打大仗打硬仗用的,卻在六安這座小城上破費了。”
張天獅道,“火槍這東西雖然是個好東西,但近距離廝殺時,太也吃虧!打敵人兩槍,他若是不死,他媽的一刀還不把咱劈了!再說了,咱習武之人,最鄙夷的就是暗箭傷人。”
林如水道,“話雖如此,但有了火槍手助戰就可以威懾敵人,減少傷亡。”
張天獅道,“你說的是。明日咱們就去叫戰,待我斬了雷氏兄弟後,你就領著火槍隊朝他們一陣痛打。讓他們嘗嘗槍子的味道。”
林如水道,“雷氏兄弟是難得的將才,我想先好意招降,若是他們決意不肯,再殺他們不遲。”
張天獅道,“嗯,這樣也好。臨行前,千秋囑咐說,火槍手的命都比較珍貴,他們命與槍連,不可讓他們陷入混戰。”
次日,張、林二人領兵到六安城下搦戰。雷氏兄弟率軍出城迎戰。
雷坤向雷亁道,“大哥,昨日你已斬了一將,今日就由為弟出戰。”
雷亁道,“那身材高大的賊將臂力奇大,手中的鐵錘更是威猛,昨日我已與他交過手,知道如何對付他了。”
雷坤道,“那大哥要小心!”
雷亁挺槍而出,對張天獅道,“昨日我體力不支才敗給你的,你真以為我打不過你嗎?”
張天獅笑道,“我看你兄弟倒有些本事,本將是愛才之人,你們要是投降,我保你們前途無量,若是不聽我勸,明年的今日必是你的祭日!”
雷亁笑道,“哈哈哈……,可笑!你是哪根蒜哪根蔥,老子要你看的起!我祖上是曆代名將,兒孫們隻有戰死的,豈有投降的!”
他這幾句話說的正義凜然,張、林而人聽後,不禁暗自稱讚。
張天獅道,“人各有命,休怪我錘下無情了!”
雷亁拍馬而出,喝道,“看招!”環子槍連紮連衝,座下戰馬遊走不定,撓的張天獅雷神錘討不到巧,隻能拆擋。
雷亁上次交戰失利後,便回城思得一破錘之法。他深知自己的環子槍在靈在便,而敵將的雷神錘在沉在猛,若是交戰時,自己座下馬遊走不定,他雷神錘再沉猛也傷不了我。
張天獅與雷亁交手五十招也傷不到他,一時情急,暗道,“這小子知道我鐵錘沉猛,故意跟我打遊擊戰。如何是好?”
兩人又交手十餘招,張天獅暗喜,“這小子這麼跟我遊鬥,戰馬很快便會疲憊,我何不以逸待勞,趁他戰馬露出疲態之時,突然一擊呢!”
百餘招後,雷亁座下馬果顯疲態,張天獅兩腿猛夾馬肚,那馬吃痛,猛的一衝,奔至敵前,張天獅揚天一錘砸向雷亁,可憐雷亁大叫一聲,連人帶馬慘死在鐵錘之下。
雷坤率軍衝殺而出,林如水令火槍隊先上,二百名火槍手,一通亂掃,成百上千的敵兵瞬間就被射殺。
見敵兵衝到近前,林如水將火槍隊收回,與張天獅領軍交戰,一番血戰之後,雷坤軍大敗,雷坤也因身體中槍被林如水生擒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