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馮丙全拱手道。
“還有,”姬秀慢慢收起笑意,昏暗中眸色一凜“那翰林學士韓泉,你看有沒有辦法收為我用?”
馮丙全身影略微怔了一下,低頭道“回稟王爺,此事恐怕不易。此人現在頗受皇上器重,不說授意他去刑部天牢看周登第,更還讓他當太子的老師,要拉攏他著實需要下些功夫。”
姬秀點頭,負手在室內來回踱了幾步“嗯……是這樣。你看著辦吧,一切小心行事。”
“是。”
就這樣,郢都內的各方勢力表麵上古井無波,風平浪靜,實則是暗流洶湧,雲波詭譎,若有一點點引子,這火藥桶便會再次引爆,而且隻怕比上次來得更加劇烈。
不過一個多月以來,這一點點引子始終沒有來,大家也就一直相安無事。
時間逐漸入夏,天氣也變得熱了許多。
這一日,風和日麗,剛過正午時分,韓泉依照約定到東宮為太子講學。
說起這東宮,位於宮城的東南方,是為太子所居處。因“東”時屬春,色屬“青”,故而也稱“春宮”或者“青宮”。
這不,在枝繁葉茂的梧桐綠蔭和藤蘿翠竹的環繞下,雙層丹楹刻桷的秀麗宮殿呼之欲出,在正中架梁上鑲著一塊燙金匾額,上麵赫然兩個工整的篆體大字——青宮。
古色古香,奢而不淫。
韓泉對這樣一個辦差環境甚為滿意,不由得深吸口氣,梔子花的幽香沁入心脾,沿著由潔白大理石鋪成的平整大道向宮門走去,走過一座柱上雕刻石獅的三孔石橋後,不待他上前,已有兩位年芳十三四歲,姿色可人的宮女接駕,欠身一禮道“韓大人好,請隨我二人來。”
她們在前引路,步履盈盈,卻又忍不住嬉笑打鬨,十分生趣,時不時用帶著羞澀的眼角餘光偷看韓泉,像是怕被笑話,但見韓泉一臉輕鬆,毫無不悅,兩人也就更放開了些。
東宮占地頗大,主要由“安仁”、“安禮”、“進德”和“進功”四殿組成,而韓泉三人此刻正要去的是最深處的“進德殿”。
一路上兩位倩麗的宮女歡聲笑語,宛若兩隻戲水的彩蝶。韓泉從她們的談話中得知不少太子的軼事,也知道她們的名字——“茹夢”和“茹真”。兩人是雙胞姊妹,前朝時本是顯赫家族,但後來到她們父親時家道中落,隻得將她們二人送入宮中,直到太子誕生後便一直服侍於他。
這也正好解了韓泉剛才心中的疑惑這兩位宮女不僅容貌極其相似,連步調、舉止動作都是驚人的一致。
不過更讓他驚訝的還是,茹夢和茹真看似年紀不大,舉止也不像宮中老人那般穩重,但言談間卻也不失禮數,而且若較起真來,其實二人還頗有些文才。
看來皇帝姬燮對太子真是用心良苦。
三人快走到進德殿外時,殿內遠遠就傳來了幾人嬉鬨的聲音。
“駕!哎呀你怎麼這麼笨呀,往東,往東!快點!……”
“快跑!快跑!駕!哈哈哈哈……”
“哎呀!蠢材,撞到柱子了!快繞過去,快!……”
三個聲音都聽起來奶聲奶氣的,應該是三個孩子。
“太子殿下,韓大人到了。”走到門口後,茹夢敲門道。
室內依舊是一片打鬨聲,好像沒有聽見一般。
茹夢又將聲音提高幾分,重重敲了幾下門,見裡麵還是沒有反應,便輕輕將門推開,然後頷首行禮道“太子殿下……”
她的聲音很快被姬玄隆的一聲“籲”給打斷。
此刻穿著紅色三爪龍太子服的姬玄隆離幾人十步左右遠,正騎在一個看上去十歲出頭,用黑布蒙著眼的內監背上,而他們不遠處的柱子後麵還有兩個年紀相仿小孩,也分彆騎在蒙眼的內監背上。
韓泉見狀很快就明白過來這位太子正在玩騎“馬”捉迷藏呢。
見到韓泉到來,姬玄隆麵露不悅,仰頭道“你就是韓泉?父皇讓你來做我老師?”
韓泉躬身分彆向其中兩個小孩行禮道“韓泉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小王爺。”然後收起大禮,頷首對最後一個小孩道“見過小趙公子。”
原來這年紀相仿的三人正是太子姬玄隆、前朝時的大皇子宣親王之子姬玄廣,以及吏部尚書趙忠的孫子趙元初。至於後麵二者,乃是姬燮特意找來的太子陪讀。但是此情此景說是陪讀,倒不如說是陪玩。
太子姬玄隆乾咳一聲,並沒有下“馬”的意思,不耐煩道“我們正玩著呢,你有事晚點再來。”